功夫鍛鍊心得

學員:李先生

 

 功夫,除了外顯肢體勁道,筋骨靈活,有效距離,位移速度,攻防角度,整體結合方能達到有效的防守與制壓。其實內蘊豐富的生命哲學,透過功夫練習,瞭解自身內在的不足,將老師的教釋一點一滴內化,累積足夠能量,即能轉化運用。

 記得初時對練,手腳遲鈍,體能頗差,往往對練一會兒即氣喘如牛,但心無懼,並覺得此種練習對學習氣功是有幫助。經過幾堂課的對練,肢體反應漸為靈敏,對於如何攻防稍有概念,自認努力練習將有所得。不料,再來的是,肢體疼痛-因(1)一心想攻擊對手,疏於防守,遭致反擊重創。(2)攻擊方式不對,導致自傷肢體。

 體能疲乏-因氣的不足,練習結束時,手腳會輕微發抖,筋骨酸痛寸步難行。此時,心有極大的恐懼感,害怕自己再受傷,更害怕遭受對手重擊的疼痛感。心想休息幾堂課,讓受傷的肢體恢復正常,並緩和心理恐懼感。老師卻主動開釋:受傷時,有受傷的打法,如右手受傷,就用左手打,並避開右手再受傷。有如人生的各種問題與狀況,不會只在身心良好狀態下發生,人須學習在不同的身心狀態時,以最適方式去面對。

 透過對打練習,期能使心的修為達到:

1.心無懼
 雖然每次練習時,恐懼依然存在,藉以不練習,將心中的執著一步一步放下,心一層一層打開,恐懼感自然能慢慢的轉化,期使心無罫礙故無所懼

2.陰陽平衡
 對打過程中,不能一昧攻擊或防守,須在兩者間尋求平衡,即是攻擊的防守或防守的攻擊。身心時時維持平衡狀態,以期面對人生各式問題,不過度集中反應,透過全面觀照,再對整體做反應。

3.平常心
 與各位師兄或師姐練習時,所發生的任何狀況,以無分別心對待之,即不在乎得失,不問練習了多少,不問進步沒,心方能維持平穩狀態。

 功夫練習中,老師,各位師兄及師姐,均以自身不同的方式,來幫助我完成身心的修練,故在道場練習時,以求道之心學習,並透過老師的指導將功夫與氣功融合,使身心達到高度平衡,才能成為心靈的自由人。(2007.11.01)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