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學的角度談氣功與宗教的關係


主講/鍾國強

(本文為鍾老師每周六於芍艾養生氣功中心之專題演講部 份內容摘記,由學員記錄整理)



 氣功產生的能量場和宗教所產生的精神力量和科學是很 有關聯的。用科學唯物的觀點來討論此問題較死板,但摒 除了「心」的運作,卻也較客觀。

 氣功中有許多的能量已被科學儀器測量出,這些能量會 隨氣功不同的運作而產生出不同的波段。科學中有一量子 物理的概念,最符合氣功或宗教精神力量。量子物理有兩 種能量:一是低能物理範圍,這和產生人體生命元氣即AT P.有很大關聯,就類似磁場。另一種能量是高能物理範圍 ,是與心或精神的力量有關,即心可發出波段,可發的很 遠、很寬且穿透力量。由此可見最新科學的量子物理所包 括的範圍是和氣功及宗教精神運作是一樣的。

 氣功的修練是分作下元、中元、上元三層次的鍛鍊,而 量子力學的低能物理範圍及高能物理範圍剛好是氣功中下 元及上元兩部位所產生的能量場。這些能量場的網路是互 相交流共鳴的,若下元的生命能量(ATP)增加,磁場凝 聚,人就穩,人體的中元即心肺功能的運作功能便增強, 它能增加氧氣的吸收並帶動血液循環,並溝通下元與上元 的聯繫,上元部份腦波的發放運作也穩定,如此腦波較能 接收到「好」的訊。相對地,若身體下元不平衡、不穩定 的運作,就會有亂場出現如拉肚子、內分泌不調、情緒起 動,如此人就不穩,上元的力量就易受影響,無法集中精 神與思想。由此可知,要達到身心的平衡一定要先將下元 穩定住。不能完全在思想上運作,必須要回歸本體。

 所以練氣是要練一整體,即道家太極所云:「陰中有陽 ,陽中有陰」陰是指心,陽是指身體,兩者必須合一,故 修行必須要身心並重。從劍家的角度看也是如此,佛家的 修行是先小乘,而大乘,而金剛乘,即是修身、修心、身 心齊修三法門。如此便能跳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不 受「六道輪迴」的規範。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