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園招兵買馬探索「氣」之謎

自由時報1997.12.15

 【記者呂秉原/台北報導】人文、社曾、醫學、理工學者的空前結合, 將找出氣功大師所謂的「氣」究竟在那裡。國內人類學大師、中央研究院 院士李亦園昨天在中華生命電磁科學學會中「招兵買馬」,號召跨科際研 究人員加入中研院的「文化、氣與傳統醫學研究」,以深入了解奧妙的傳 統生活哲學,甚至開創新的科學領域。

 李亦園指出,一個民族的傳統醫療與文化體系密切契合,譬如西方醫學 表現西方的實證傳統,中醫則體現中華文化的整體宇宙觀。「文化、氣與 傳統醫學研究」是以傳統文化的和諧均衡觀念為架構,以「氣」為研究焦 點,將以研究者「身心體驗」探討氣功、禪坐、書法、醫療、養生、斷食 等經脈理論的實踐,也要以現代科學儀器測量所謂「氣功態」的生理變化 ,及其產生的寮效。

 目前這個大型研究計畫已發展出陽明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教授崔玖主持 的「氣功健身者氣的測量與評估」、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嗣涔主持的「 神通(特異功能)現象的研究」等子計畫。而有關禪坐、斷食、民間食 物冷、熱分類、氣功修練、民俗醫療等研究,也將陸續展開。

 李亦園強調,傳統的和諧均衡觀念可分為三個層面,一般人相信占卜命 相和風水堪輿,分別是時間和空間的和諧,都屬於自然系統和諧這個層面 。而傳統觀念中重視人和,屬於人間的和諧,敬鬼神、拜祖先屬於超自然 界的和諧,兩者皆能達成,才能保有人際關係層面的和諧。

 李亦園也說,名字是人取的,大家怎會認定它也左右運勢呢?這就是追 求外在和諧的觀念使然;個人追求飲食、氣血、經脈、精神的調和,更是 內在和諧的展現,內外兼具,便達成個體系統的和諧。這套和諧觀念關係 「氣」的存在,氣脈知識又廣泛應用在醫學、養生,以及解釋整體宇宙存 在、人體生理,因此,跨科際研究才能解開氣功之謎。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