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事情如何單看事的本身,而不受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別人的欲求所影響?

無善無惡

鍾老師:生活上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所謂「不合理」的要求,究竟要怎麼處理?是聽從照辦,還是反對到底?或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其實「不合理」是我們自己認為,真的不合理嗎?得把自己的主觀意識拿掉才知道。但事情發生時,我們總是身陷其中,很難將「自己」置之度外,要有一個客觀的看法,說實在,很難!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不管自己的感受,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不管對方的要求是合理或不合理。

無相生心

 不管不是不做,不管只是不把自己和別人放在心上,但該做的事還是要做,譬如遇見歹徒,當然不用管它合不合理,更不用想自己是個弱女子,或對方身材如何魁梧,但或逃或抗或計無論如何要有行動,緊急狀況不容許我們稍有遲疑,否則就沒機會了。也就是在處理事情過程中,盡量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先不要想自己,也不要管別人,就會知道該怎麼辦,當然,也許不是最好的辦法,但確是你能做的最有效方法。

無勝無敗

 多數人都以為處理事情考量周詳勝算較大,事實上若非緊急狀況又能就事論事,當然是考量周詳會有幫助,但問題是有多少人真能平心靜氣就事論事,多半是考量得愈多,機心愈多,愈不能解決問題。這道理就像無相布施一樣,不要考量太多狀況,給的人不要考慮回報,受的人不要想該如何報答。否則就像梁武帝問達摩:「我一生造橋修路、興建寺廟、布施設齋、翻譯佛經,做了許多事,有沒有功德?」,達摩說:「實無功德!」,梁武帝明明做了許多事是有功德的,但被他這麼一問,有功德也變得沒功德!

起心外照

 氣功、功夫鍛鍊,剛開始必定是努力努力再努,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的反覆體驗和鍛鍊,但到了一個水平之後就要把鍛鍊的一些相關感覺丟掉,譬如你曾經做了什麼動作卻招對方反擊等等,把這些都忘掉,動作才會重生。否則「心想必不成」,只要去想,動作就很難流暢,想起來很完美無缺的動作,做起來卻變得很怪異,很容易就失敗。因為心起動了,有了機心和罫礙,內在平衡就不見了,究竟要打他一拳,還是踢他一腳,當你有太多自以為有用的想法時,反被打得滿頭包。處理事情亦然,當心有所住,就沒有辦法順利完成,正是所謂「一念住處處死,一念生處處生」。

無住大力

 功夫鍛練講求無心,但並非不要反省,譬如檢討剛剛那樣的打法對不對、有沒有該調整的地方等等。其道理就像無相布施一樣,受者雖無相受,並不是不要感恩,而是感恩已在其中,否則業力便會起動。檢討反省必然會產生一些念頭,但要立刻把這些念丟掉,讓自己進入一種寂靜的狀態,這時由於全身充滿能量,馬上就能體會該做什麼,可以非常迅速的、不用考慮的把動作做出來。若不把念丟掉,就像受者心存感恩,那就造業了,必須懂得無心,無心才能把業化掉。

正氣浩然

 處理事情也一樣,將狀況發生當做自己的一個反省和檢討的機會,檢討完,把所有的念全部丟掉,就會進入一種重生的狀態,會有一股「陽」的力量在身體內部產生一種自明而誠的作用,這時所有東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不管對方出什麼招,不用考慮就知道該做什麼。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會在做事的過程中顯像;所謂一步一腳印,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尤其在見生死的功夫鍛鍊,和離開原來生活空間的外出旅遊或出差,更容易見人的武德和品格。能秉持布施無相受者無相受的觀念,自能無住生心,不受自我主觀意識或別人強力欲求,做出最佳的處理。(2008.06.25)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