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生活中如何不著迷?如何克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恐懼?
出污不染
鍾老師:人在生活中要不著迷,就得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問題是,多數人都是和污泥混在一塊,只有修練到一定水平的人才有辦法在污泥中而不染。外在的污泥容易看得見,內在的污泥卻常被人忽略。譬如大環境不好,政治惡鬥,社會亂象,許多人會為此而有一些感嘆。環境不好,很明顯的是污泥的一部分,但感嘆其實也是污泥的一部分。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但若經常性的哀聲嘆氣、擔憂懼怕、怒罵怨懟任由情緒起伏,就會像身陷泥沼般無以自拔。
存活無間
活在其中而不迷於其中,才能真的「活著」,否則只是「存在著」。活和存在是不一樣的,活著的意思是有活水在其中,生命像一個無窮的力量不斷綻放,如果沒有這種無窮的力量不斷綻放,生命內部就會是一片污泥。跳脫污泥的影響,讓生命達到高度的成長,這是很重要的。保持我們的平衡就能達到出污泥而不染,所以佛家講「著而不染」,因緣雖種在那兒,但不與周遭無明融成一體。道家講「死生一體」,也就是神魔一體的意思,神是蓮花,污泥是魔,神魔既是一體,也就無所謂污泥,也無所謂蓮花。
不修入魔
神的反面是魔,人不能為神就是因為有魔性在心。生活上有許多東西是可以引起我們體會的,可也有很多東西會讓我們著迷、著魔,著迷和體會僅一線之隔,因為神魔一體,不能得道就會是著魔,能得道就不會受魔所影響。修練也是神魔一體的,修練雖往神性的方向前進,但過程中人的魔性會一再顯現,如不能隨時加以反省、檢討,也會著迷其中。
坐忘並生
看過徐克的《蜀山傳》或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就會知道,神過不了自己的關,就成了魔,俠便成了盜,佛自然成了眾生。眾生因為無明才墜魔道,而擁抱五蘊五毒,仙俠不因急欲修成更高的水平,而是想去救人,或凡心動了,才落入魔界。今日眾生因有使命在心,萬一得勢,便同樣面對神魔糾葛的生死玄關。明乎此,便知道一切願力志業都可能轉頭入魔使業隨身!「著而不染」「無有入道」「坐忘並生」或「和而不同」才是活在其中而不著迷的原則!
我的問題
許多人都有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經驗,但有沒有想過我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蛇真的那麼狠毒嗎?其實人心比牠更狠毒,人多半不願意反省、檢討自己的行為,而直接將責任歸咎於「蛇」,因為牠是公認的會令人害怕的東西。舉個例子,功夫對打,有些同學或因心裡害怕,或急於取勝,或天性使然,會採取猛攻的方式。事實上,猛攻很容易引來對方更強勁的攻擊,萬一不小心被打到、踢到都有可能是蠻重的一擊,傷痛是必然的。問題是,被打到、踢到之後大家只記得「對方真是狠毒」,或如蛇咬般的傷痛,卻不願檢討或承認自己的動作缺失,等到下一回再打,不是攻得更猛,就是完全退縮。誰都怕傷、怕痛,問題不應該是如何不怕傷、不怕痛、「不怕蛇」、「不怕繩」,而是「我的問題在那裡?」。
無心入道
生活中其實很容易「被蛇咬」,失敗就是一種被蛇咬。失敗有很多因素,最主要是,沒有智慧,觀察不夠,有分別心,無分別智。以分別心看事情,只能看到一部分,看不到全部,所看到的是假相,能看到全部,才能看到真相。人多半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沒有真心去面對問題,生活、求學、工作、人生上的許多問題其實都一樣,只因我們故意忽略。為何故意?因為心中不善,心眼太小,心量不足,也就很容易脫離正確的軌道而跑向錯誤的軌道上。無心才能走進天堂,走進桃花源,心起了再去找就找不到了。(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