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練氣的過程為何?為何練氣可以治病?
鍾老師:練氣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存,二是增,三是益,四是運。練氣首先從煉精化氣開始,必須貯存足夠的氣,足夠的能量,讓身體的基本能量增強。身體的基本能量增強,內分泌就會穩定,內分泌穩定,我們的八識就不會受外在環境任何狀況影響而起動,八識不起動,也就是八風打不動,就能動靜無心,這時身心自然能平衡的運作。
古時候的人練武功,前三年練馬步,天天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次三年練拳腳,再三年練套拳,之後才練十八般武藝。練到十八般武藝時其實已經進到「益」的階段,如果沒有之前「存」的鍛鍊根本無支撐十八般武藝這種高度消耗的運作。因此,對有心練氣的初學者來說,所選的功法必須是存的功法。
存的功法動作看起來較有板有眼,沒有搖、擺、甩或將身體做大幅度伸展之類的動作。有效的存必須透過肢體導引和呼吸吐納共同運作,產生高度凝聚,達到陰陽運作的效果。如果肢體動作是一直在抖、搖或晃,這是在帶動能量,在消耗能量,雖然短時間裡就可以看到練氣的成效,但事實上那是因為先天之氣被挪用,由於先天氣有限,無法維持太久,繼續練下去,人就會走火入魔。體質頓的人比較沒感覺,問題較少,若是體質敏感的,問題就多了。
氣在運作過程中,肢體動作屬陽,呼吸吐納屬陰,武的動作屬陽火,文的動作屬陰火,陰陽文武要合璧時,必須靠「虛無」才能進入,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說的「動靜無心」,動也好,靜也好,必須無心才能整合,才能入「大定」。大定者,大鼎也。練氣就像煉鋼一樣,火候要夠,丹田像爐壁,產生高度的熱量,讓身體裡的三昧真火起動,三昧真火起動後,身體的能量就會節節上昇。爐火不足就煉不成鋼,燒了半天還是廢鐵。
練功要練到爐火純青才能將陰陽動靜整合在一塊,達到三合的狀況,氣才能存。火候不夠時,雖然也會覺得有很多氣在身體裡運轉,但其實都沒有貯存下來,只是氣來氣往,進進出出,像個普通的爐,怎麼燒都燒不出好陶,還白浪費了一些燃料。第一層「存」的階段極為困難,大約要練個十來年,過得了第一層,功夫就有所「增」。
「增」的階段就是所謂的「煉氣化神」,這時由於能量充沛,身心得以合一。由於已走過漫長的天涯路,才有辦法慢慢的進入更高的境界,氣在我們的生命裡變成「道」的一部分,對生命境界有更多的體會,所練的功夫就會產生比較強的身心運作,不但可以存,而且還可以增。這樣的功夫大約要練五年至八年左右,過了這一階段就進入「益」的階段。
「益」的階段是「煉神還虛」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所有動作皆能隨時進入一種境界,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如來,所做出來的每一個動作細節都是一個空間境界。這時由於身心能量可以達到高度的整合,智慧就開始產生,神通力也相對有更多程度上的體會和運作。在存和增的階段,不同的神通力其實已經產生,也就是八識的特殊運作會在存和增的階段裡反覆不斷的出現,但要到自由運用必須到益這個層次。到了益的層次,身體運作就超越三界,不在五行,達到一種很高層次的運界,對所有狀況、空間、境界都能參透,功夫就更上層樓,進入致虛之極的境界,也就能「還虛入道」,進入「運」的層次,進入「道」裡面去,成為真人、至人、神人。
練氣功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能量貯存達到一定程度,生命能量足,氣足,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平衡能力增強,自然就什麼病都不會發生。一些初學者練鬆、搖、甩、意念導引之類的功法,很快覺得身體變好了,事實上那只是病痛的症狀減少,根本質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鬆、搖、意念導引等功法應該是屬於第三層次──「益」裡面的功夫,也就是有厚實能量基礎才能嘗試用鬆、搖、意念的功法。這些功法是用來做能量運轉用的,不是給普通人或初學者修練用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觀想不可能貯存能量,越想只有越消耗、越不定而已。以禪宗的說法是,唯有把想去掉,不用心時,才能進入狀況,也就是體會「無生法忍」的境界,體會氣、禪和道的關連是合一的。初學者練鬆搖功法,有明顯的氣感產生,反倒影響八識,身心完全受覺受影響,體會到的只是夢幻泡影。練功真正的目的是去除八識,不受八識影響,八風吹不動,如如不動,功夫才會出來,智慧才能產生。如果一練,滿天祥雲,到處彩虹,聲光遍野,蓮華海會,還能有什麼境界產生?不過是些假相、夢幻泡影而已。
「天行健,君子自強以不息」,能自強不息是因為不斷的去運轉,生火待發。鬆搖功法沒有能力生火,爐壓不足,風火就不大,氣就不能存。必須透過吐納和肢體導引的力量和氣場運作,兩種能量交會,心識自然停止,而非印度冥想中的觀止或催眠中以呼吸加速腦部運轉而短路的不自然觀定方法,才能產生高度的生命能量,爐壓足,風火夠,氣才能存,爐壓越強,貯存能量越高,貯存到一個程度後,氣的運作會往上提昇,動作就可以做大一些,或速度加快,把爐火加大,提昇交換運作,把身體的廢物高度轉化,把好的能量凝聚起來,自然就可強身,提昇功夫,提昇內在修練的信心,對生命、人生、道的體會相對就會增加。(200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