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人生規劃?需不需要有個家?老了、病了,沒有家人照料怎麼辦?物質上是否也需要有些安排?

鍾老師:人生規劃不是要規劃幾歲做什麼,什麼個性該做些什麼,如何規避風險等等。人生規劃最重要的是修身,在態度上,能否有法天人之境的態度,在觀念上有無學道──修成真人、至人、神人等境界的概念。

 從古至今的聖賢豪傑無不強調修身,修身除了讓我們有強健的體魄,不易生病外,還能幫我們度過人生的種種困境。如能做到孔子說「年少戒之在色,年壯戒之在鬥,年老戒之在得」,修身功夫便可更上一層。有了修身的功夫才能做到孔子所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如果修身功夫不夠,三十不會立,四十還困惑不已,五十不知天命已命,六十當然聽不進人音,不知往那個方向去,之後就更不用說了。現代人的四十比古人的四十「惑」多了,因為沒有修身的功夫,無法做到三十而立,智慧不足,面對滾滾洪流,看不見未來,摸不著邊際,能做什麼?當然困惑!

 修身之後可以齊家,也可以不齊家,究竟要不要有個家?禮運大同篇當中提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意思是不需要去找一定的親人,不找親人,所有人都是親人,不找兒女,所有人的兒女都是你的兒女。家人有沒有意義?家人當然有意義,可是沒有家人也一樣有意義,這意義在於朋友。

 中國文化裡「家人」的意義不在於要有家人來「幫忙」,反倒是一種起自於修身而後家齊的「自立」概念,如何讓自己可以「慎獨」,獨善其身,能獨善其身,就能兼善天下,也就四海之內皆兄弟,到處都有你的朋友,套句俗話說,還怕沒有人可以幫你善後嗎?換個更高境界的說法,你已經達到怡養天年的狀況,根本不需要有人來幫你什麼,因為有修身的人活到最後一分鐘,人還是很健康的,就像道家所講的真人、至人、神人的狀態,入水火不侵,不受疾病影響,寒來暑往,飢荒瘟疫都不怕,達到這種狀況已是高度的自由人,也就是道家、儒家、佛家同時在追求的最高境界。這種人的修身功夫達到參天地之造化,從六合之氣,合三江四海,能穿梭陰陽,跳出三界五行,這樣的人到任何地方都可運作,到處都有朋友,所有人都是他的家人,任何時空下都可保持高度的平衡。

 什麼樣的人需要家人?世俗的、沒有能力的、無法自立的人才需要家人。許多人不知天命何在,因此必須從周圍的人當中尋求助力,而周圍的人又都是依據社會約定成俗的方法,以一定的法律程序去運作,這類人的能力較弱,必須靠「關係網」去維繫個人的生涯。但我們看社會上有一些人並沒有所謂的家人,像是「鵝媽媽」趙麗蓮、胡金銓這類的人,生平對社會有所付出及貢獻,即使到了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周圍也不乏關心他們、照顧他們的學生和朋友們。或是像中國古代的一些高境界、修道的人,他們沒有親人,但個個都是大成就者,到臨走前一刻都還是行動自如,不需求助他人,他們多半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走,會事先交待朋友,簡單善後,即使沒人善後,也還可到山裡自行處理。

 一般人的想法有太多的執著,太多的界限,對生命的看法無法穿透,無法了解。多數人的生命態度都是怕死、怕病、怕寂寞、怕老、怕窮、怕失業、怕沒人善後……有許許多多負擔,怎麼活得久?古人修身修到一個水平,都是不怕死,不怕病。為何不怕死?因為他們明白生命的道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死齊一,沒有界限,死時也是再生之時,只是將軀體丟掉換另外一個生命而已。練氣的人有此體會,看待生命的往返是極自然的事,一點都不恐懼。

 修身之後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自我完成,必須做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讓心和志,志和氣同時保持平衡,氣充於體,整個人的生命力才能達到最高的平衡。因為心裡面有力量,可以「直養而不害,充塞於天地之間」,身體有重心,對生命也就自然會有明確的看法、清楚的體會,體會意和道,氣和體,氣和心的問題。當這些問題都能掌握,生命就會充滿光芒,照亮別人都來不及,怎麼會有憂慮?當功夫境界達到如如不動,保持高度的平衡狀態,就可做到不動心、放心、放下,達到這種境界,做任何事都不會有問題。當生命充滿能量,愈老就愈有智慧,愈有功力,還需要別人幫助嗎?恐怕是你得幫助別人吧!

 古之智者都是國之大老,上百歲的年紀還能幫國家渡過種種危難,或是給社會文化豎立極高的生命境界,就像周公、伯齊、達摩等人,他們的功夫、智慧、能力都比一般的年輕人、壯年人強太多,不但不是你去照顧他,而是他來照顧你,他不但照顧你,還照顧國家。生命能量達到如此高水平,還跟一般人一樣要別人照顧,簡直是練錯氣、學錯東西了!古之練氣之士、修道學佛之人全都是可以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從修身而達到高度的獨善其身,這些人可齊家,也可不齊家,有沒有家人對他們來說一點都不受影響,即便年老也不是問題。

 老了沒錢怎麼辦?人的一生,物質充不充裕不是問題,當然不能太匱乏,也不需太多。修身修得好,有體力,有能力,在壯年、中年時期經營所得到的金錢一定不會比一般人少,所以根本不用擔心老年的經濟問題,更何況現在理財的方法太多了。問題不在於理財,而是你有沒有這個命去享受理財的結果。很多人買了一大堆保險,搞了一大堆基金,弄了一大堆股票,結果進了棺材裡,一點用都沒有,唯一的剩餘價值是,一堆家人搶著幫你「善後」分家產。修身的功夫愈高,物慾要求愈低,生存就更容易。功夫高,到了年長時,幫人的力量也愈大,能力愈強,經驗愈豐富,外快愈多也說不定。最慘的是,一身虛弱,渾身是病,想賺點外快都不行,這時只好倚靠家人了,但就怕這時家人都各別不知去向,有家人也等於沒家人!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