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問:「活在當下」與自我反省、規劃未來之間有沒有衝突?

鍾老師:我常跟同學說,要反觀自省,要時時三思,顏回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什麼要反省?因為不斷的反省可以讓我們逐漸進入「悟」的狀態,悟多了慢慢就會產生「頓悟」,從小悟、中悟,到大悟,層次越來越高。

 不去想過去的所作所為,就完全不會有覺悟的機會,沒有覺悟就無法產生真正深刻的認知及思考。覺悟層次中的思考與一般邏輯性的思考不同。邏輯思考與哲學分析猶如線性或平面圖形移動,在腦波活動形成強烈的銳角衝撞、短路及刻痕,於識心來說就是執著和罣礙的形成。而覺悟思考如立體三D的全方位全像投影,在腦波中產生完整的光影投射,在識心中則是直觀的形成。直觀超越直覺,與明心見性的境界相仿。因此完整的悟在於有沒有真正的覺,有直觀的能力才能入覺有情、悟無生的境界,此時覺悟就像打印般,深刻記在我們的意識裡。當我們反省過去種種,就像電影畫面一幕接著一幕,反省能否產生作用,就要看你是否有能力擷取電影的精神,將螢幕畫面轉成一種力量,印記在心裡,也就是將所反省的事物轉換成一股能量,形成一種意志,這就是佛家所說的「轉識成智」,這時反省就有作用,否則反省只是邏輯分析思考,這種思考是沒有用的。

 在「轉識成智」的反省過程中,我們的心是呈現一種流場狀態,來回穿梭於過去、現在及未來,從過去裡體會失敗的原因,將之轉換成一種能量,然後越過現在,再對未來產生作用,之後,又回到過去,如此不斷的循環,沒有一刻停留。這也就是為什麼禪宗說「活在當下」,因為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也因此,「活在當下」與「轉識成智」的反省並沒有衝突。但若是一般的思考反省,將心「停留」在過去的種種,譬如悔不當初或是「只要我如何如何就不會有此下場」等等感嘆的反省,那麼,要「活在當下」就不容易了。

 再三思考的結果其實跟腦筋空白一樣,波訊不斷的經過,只會產生亂流,不會產生什麼作用,無法轉換成力量。佛家強調「識力」,也就是潛意識的問題,若能將潛意識綜合成一股強烈的能量,產生真正內在推動的力量時,生命才會有改造的可能性。思考性的反省只是邏輯性分析及推理,去想當時該如何或不該如何,這是沒用的,想了也是白想。就像看電影,如無法體會該片的精神,只是一個螢幕又一個螢幕的略過,對我們產生不了什麼做用的話,看了也是白看。

 將過去的經驗轉換成識力必需透過練功才能達成,也就是禪宗裡所講的定慧雙修法門。有極大的定力就能產生智慧,沒有定力,我們的思考只能看到電影的片段,不能將電影情節濃縮,得到它的真諦;也就是看一件事物只是看到它的枝節、外形、設計、包裝等等,看不到它的精神。

 現代教育著重於外在知識的吸收,而非內在的體會能力,也因此現代人對古人的了解有限,很難體會他們的一些說法。以「吾日三省吾身」來說,儒家所講的反省是以「躬身自省」為主,躬是很謙虛,謙沖為懷,沖氣為和,指的是合陰陽兩氣,即練功。其法門是從知、慮、定、靜、止進入,再透過練氣、調氣的法門,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每天有三次進入練功狀態,在入定出定之際,就可靜慮出一些所得,再將這所得轉成識力。

 對未來是否該做規劃?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應該對未來有所規劃,可是我們究竟有沒有這個識力了解我們的未來該走什麼路?如果沒有,無論走什麼路都會走得很辛苦。一般人在規劃時都會將藍圖越畫越大,原本只是想開個小店,後來越想越多,索性開個連鎖店,但由於財力、能力、人力、智慧有限,便出現了一堆問題。

 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種規劃的方法,而是以反躬自省的方式,掌握現在,「活在當下」。「活在當下」是指由許許多多心識的力量、真正的智慧所產生的高度凝聚。什麼是高度凝聚?舉個例子,玻璃做成透鏡,可製成望遠鏡或顯微鏡,但它的望遠或放大效果遠不如水晶,水晶的密度比玻璃大很多。我們的心若不能產生高度凝聚,就好比玻璃製的望遠鏡或放大鏡,雖可用,但效果差,反之,若能高度凝聚,就可像高密度的水晶望遠鏡或放大鏡般產生極佳的效果。那麼,如何做到「凝心入定」?這就必須透過練氣功。在練氣功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被高度整合,原有的「玻璃心」也就變成「水晶心」,不僅容量增加,智慧產生,「定」的功夫也相繼而生。

 如果沒有「凝心入定」的功夫,就不要想去規劃什麼未來!騎驢找馬,隨遇而安就很好了。許多人覺得騎驢找馬是不得已的,其實錯了,騎驢找馬是對極的方法。也有很多人認為隨遇而安是消極無為的,其實這是最好的方法,隨遇而安是隨緣並進,將身體放到最鬆,心放到最下,自然就會有相應的力量產生。以一般人的水平,若隨遇而安,就像浮在海上的一塊木頭,即使有所起伏,也不致於沈到那兒去,也許還可以漂上岸。若是心裡很急的,想做這個,想做那個,規劃一大堆,所有事情都糾纏在一塊兒,那麼,就像石沈大海般,永遠浮不起來。

 可是,很多人都不相信隨遇而安就可以了,認為「天下事沒有不勞而獲」,所以對未來應該要有所規劃。會這麼想,是因為不了解生命能量如何運轉,不知道心情越放鬆,人就會越穩定,所得到的能量匯聚就越大,相反的,心情越緊張,越想張羅,越想規劃,越得不到東西。我們看《易經》裡無論什麼卦,談到有問題時,幾乎都說最好的方法是類似不要動、往下看或縮在那兒就好了等等,不懂的人就會說這方法未免太簡單,甚至愚蠢,這樣的易經有什麼了不起。其實,達到某個境界的人就能體會《易經》裡所指的「不動」其高明之處,無為而無所不為,故為其無為,以不動為動,停在那兒才能產生真正往前的力量,也就是蓄勢待發,繼而產生極大運作。

 很多人都說該調整人生,究竟人生該如何調整?當然是從規劃開始,可是規劃如果只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這樣的規劃就沒有什麼用,必須在執行過程中調整身體本質,讓生命能量產生質能轉換,其中最重要一點是能否反省,能否「從玻璃變成水晶」,能否「轉識成智」,有這種高度識力就會有強大力量來推動整個生命。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厥執中」,唯有達到「允厥執中」,我們的心力才會達到高度的平衡及凝聚,才能達到真正的放下。

 一般人放不下是因為覺得「我心願未了」,想做這,想做那,但由於能力不夠,智彗也沒產生,想法有問題,做法也有問題,煩惱當然就一堆,心怎麼放得下。如何渡過這煩惱的大河?禪宗裡提到要我們「活在當下」,意思是不思前、不思後,因為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不思前、不思後有一點很重要是,能否見到「本來面目」,也就是能否認得清楚意識及潛意識裡究竟想的是什麼。如果有識力,認得清楚,就可像觀音菩薩或耶穌一樣有極大的願力去行願,遍及眾生,如果不清楚,那麼,退而求其次,隨遇而安就好了,不要想太多,等到因緣成熟自然會了解。很多人說:「我不願意退,我一定要往前衝」,這些人是不明白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真面目,若明白自己,知道自己是空的、虛的,就有可能進到佛家所講的「性空狀態」,老子所講的「虛無狀態」,結果就不一樣了,生命境界自然會提昇。

 「活在當下」是指高度的身心靈能量凝聚,面對眼前問題不為所惑,因此就有很大的自由,對自己有高度自信,這種自信是從身體內在自然產生的,不是從外在去求的。正如政客都是搞外在信用,舉個例子,商鞅在推行變法前為取信百姓,讓大家了解他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於是找來了一根木頭擺在地上,並宣佈誰能將這根木頭拿來,就可得到五十兩金子。消息一公佈,大家就覺得那有那麼容易的事,一定得靠一些神奇的方法拿過去才算數。結果有個蠢蛋沒想那麼多真的就拿起這根木頭去交換五十兩金,全國人都後悔不已,早知如此,大家都去搶這根木頭了。這就是用外在條件去建立信用,是有問題的,那是術的方法,如同選舉候選人都喜歡說我會如何的政見,當選上後因本來就無法執行,只好不提不理。之前的政見理應是信用的一部份,可是拿來當換選票的手段時,就等於以五十兩金買下大部份老百姓的心,人民心中懂的只是個人利益,不懂的是對國家社會的大利,這種手法其實比騙子更可怕。所以發自內在功夫才有價值,外在的交換多半都是假的。

 活在當下時,由於身心靈能量凝聚,我們就無須瞻前顧後,身體會自動搜尋所須資訊,經過沈潛、凝聚,變成真正的功夫,無須看就能看見,不用聽就聽見,所以不為所動,這樣的能力是自動從根性衍生出來的,一般人沒有這個方法、能力,只會用外在的方法去劃定應該這樣走或那樣走,如此被劃定界線,我們的生命就死了,所有可能性就不見了。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