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清新 樂觀開朗
長壽秘訣
/孫安迪 台大醫院牙科部口腔內科醫師、免疫學博士
「長命百歲」是中國人向來熱切追求的夢想,但根據一項調查,台灣地區有高達近七成的民眾根本不希望活到一百歲,更有民眾表達了「長壽不如健康、健康不如快樂」的看法,認為活到七十歲就夠了。
步入老年後,最擔心的就是疾病纏身、行動不便。另外,更多人擔心老了以後無人陪伴。環境污染公共安全意外事故頻傳,以及社會上瀰漫的暴戾與不安氣氛,都讓人備感威脅。而兩岸情勢的不安,也都成為特殊的「台灣人的隱憂」,台灣人的老年生活,真的快樂不起來。
要活得長也要活得好,首先要特別注重環境養生和精神養生。
所謂養生環境,是指空氣、陽光、土壤、植被、住宅、社會人文等因素綜合起來,所形成的有利於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外部條件。
環境科學認為,正常的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總是不斷進行著,但在一定階段,能量與物質的輸入與輸出、生物種群的組成和數量的比例,都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訊息的傳遞通暢,這種平衡狀態叫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是動態平衡,外界和內部因素的變化,尤其人為因素都可對它發生影響,甚至受到破壞。生態系統之所以能保持平衡,是其內部具有自動調節的能力,或者說環境對污染物有一種自淨能力。但這有一定限度,當環境內污染物過多,超過其自淨能力,調節不再起作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環境就會受到汙染。流行病學研究證明,人類的疾病70%-90%與環境有關。人類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環境的和諧關係。
那麼人類適宜的自然環境,應具備那些條件?(一)潔淨而充足的水源,(二)新鮮的空氣,(三)充沛的陽光,(四)良好的植被,(五)以及幽靜秀麗的景觀等。
要盡量避開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水源礦藏,避開高壓線強磁場和有超音波、放射線的地方。
精神養生,就是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一提高健康水準。
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精神心理保健不僅百接涉及到健康壽命。還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歷代養生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之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調神之法概括可有:清靜養神、立志養德、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
調神攝生,首在靜養。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萬道唯心。大陸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
清靜養神的方法為(一)少私寡欲,(二)養心斂思。立志養德要(一)堅定信念,(二)道德修養。當然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更是健身要素,長壽法寶。
(摘自《中國時報》1999.10.13)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