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心得
/陳嘉瑞
一轉眼,功夫課已上了四年,這是個不算長但也不算短的日子,每個星期四的晚上,下班後,趕著吃晚餐及搭高鐵來到熟悉的教室,無論當天的身體及心理狀況如何,先練一下初級功法,讓身體重新調整後,再開始熱身對打。雖然每一週都在重覆相同的事,但是一路走來卻有不同的心境。
初體驗
兩年前在寫心得時,心中有許多感想,由功夫初體驗中看到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原來自在與隨緣是在沒有強大壓力與挑戰時的表現,態度可以從容不迫。當時空背景轉換到激烈功夫對打時,最深層的本能反應來不及掩蓋,直接呈現。此時才發現真實的自我,對於高度威脅的攻擊會不安,觀察力會不足,反應容易過度。整個對打的過程中,內心深處並非只在超越自我,而是為了超越對手。
受傷
練功夫後,經常不小心就受傷,有時是膝蓋,有時是手指。前者是因為自己暖身不夠,同時腿部肌肉不足所致。後者則是出拳方式不正確,同時太急於出手,而拳為尚未握緊就已打到對手,變成整隻手臂力量壓在一兩節手指上,要不受傷也難。從受傷也可看出自己主要的問題在於「準備不足、急於搶攻」,雖不自覺,但由受傷的方式即可明白,無論身體或心理方面均如此。
一年多前,功夫課已慢慢可以掌握放鬆與擋打的節奏,心中也比較能夠平靜地面對對手,正逐漸開始覺得防守不是那麼困難,防守後的進攻也可以有不錯的效果。但老天開了一個玩笑,右肩與手臂逐漸感到痠痛,越來越嚴重,到後來如同五十肩一般,無法舉高也無法出拳。一開始,感到自己很倒楣,才會不小心受傷,而且是慣用的右手(攻擊手)。和師兄師姐對打時,經常看到有空檔而忍不住出右手進攻,雖是點到對手,但自己在瞬間出拳的同時,感到右肩強烈抽痛,出拳越快,越感疼痛,有如自我懲罰。當看到師兄師姐們的努力精進,而自己卻因傷而無法正常練習,心中五味雜陳。
心態調適
原本希望休息一陣子,把傷養好後再來上功夫課,但老師提醒我們,身體不可能永遠不受傷,敵人也不可能等我們傷好再來,所以隨時都必須準備好,左手傷了用右手,右手傷了換左手,隨時修正自己。因此自己也調整心態,坦然面對既成事實,嘗試將受傷的右手不用,而訓練自己的左手要能守能攻,同時為彌補由雙手變成單手的弱點,就多運用雙腳的移位來產生空擋與機會。
漏洞百出
經由這次嚴重的傷,發現了自己過去上功夫課未曾注意的幾個問題。首先是防守不確實,經常以攻代守,來達到勢均力敵的狀態,一旦變成單手,尤其是非慣用的左手,就變成漏洞百出。其次是移位緩慢,過去以雙手來擋打對方的攻擊,因此移位與否不一定是很嚴重的缺陷,但現在只靠單手,沒有速度與勁道後,完全無招架之力,必須強迫自己不停移動,避免與對手正面衝突(避其鋒),找尋空檔機會。最後則是韌性不足。過去總覺得功夫是在身體狀況良好下才去練,因此受傷了就該休息靜養,卻不知變通,善用自己健康的手腳部份,將受傷的部位保護好即可,因為對手是不會等待我們準備好的。
省思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在順境中容易成長與表現,也容易自滿,當逆境來臨時,卻經常抱怨外在環境不好與欠缺貴人(知音)相助。在功夫課中學到了一件事,逆境與打擊經常接踵而來,面對挑戰時,大都希望自己處於最佳狀態,但這並非自己可以掌握,所以隨時都要將自己調整好。如果受傷了(逆境中),也必須冷靜思考該如何將受傷的部位(失去的資源)保護好,如何應用健康的部位(可用的資源)面對挑戰,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如果要等萬事俱備時,機會就悄悄流失了。同時,人在受傷(逆境)時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也有更多機會修正自己的問題,如果能突破困境,破繭而出,那將會是另一個新天地。(20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