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鍛鍊心得

學員:盧先生



 和老師學功夫至99年底為止,小計約三年的時間。現在看老師所教的功夫,和剛開始跟老師學的那時候比較起來,有著相當不同的心得。

 先說一下我覺得相同的地方:
1. 動作
 無論是防守或是進攻,至少要練一兩個基本的動作,而且要把這一兩個動作做得精準。例如扣對方的手時,我們自己的手就不能向前伸得太直,一定要有橫向的角度,才會比較有效。
2. 速度
 僅從勝負的觀點來看,動作慢真的是很大的問題。假設動作慢的人在練習時採取守勢,並且看到了對方的出拳進而出手扣對方,結果應該是會在被打到之後才扣到對方。動作慢的人若採取攻勢,就算看準了一拳打出去,對方看起來不過是一個大頓點,可以閃、可以扣、可以架,之後再回打,結果比採取守勢更糟。
3. 勁道
 防守時勁道不足,就算扣到對方出的拳也沒用,照樣會被打穿。相對地,進攻時勁道不足,就打不穿對方的防守。無論防守或進攻,勁道不足就無法影響對方的連續動作,而自己的動作卻會不斷地被對方影響、中斷,導致可讓對方攻擊的空檔會頻頻出現。
4. 觀察
 我們都知道,閉起眼睛練習功夫對打,結果一定是被打得很慘,所以觀察力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盡可能看清楚對方的動作、意圖,再以我們本身的動作回應。盡量不要過於緊繃,或不斷猜想對方的下一步,以免自己白做了很多動作,這樣不但浪費了能量也給對方更多的機會打進來。

 接下來再說一下我覺得不同的地方:
1. 動作
 剛開始和老師學功夫時,覺得動作招數一定要足夠,要不然防守時招數不夠會防不住、進攻時招數太少會打不進去。現在覺得招式的數量不是很重要,因為要防得住、攻得進的關鍵,是觀察力和速度。對打時,當有了足夠的觀察,就可以知道應怎麼做,同時也因為自己知道要做什麼,在部分情況下,招式可應運而生,也就不會遇到招數不足的問題,若速度也足夠,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但也有很多情況下,第一次的防守或進攻的動作,會被對方停住,甚至被破壞掉,這時如何讓自己的動作可以隨即恢復平衡、守中並連續下去,就顯得十分重要。在進攻時,速度足夠的連續動作會吸引對方的注意力,同時消耗對方的觀察力、影響對方的放鬆及平衡,進而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在防守時,有效的連續防守會影響對方的進攻節奏,為自己創造逆境求勝的空間。我雖然明白以上的道理,但是要做到前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心還不夠鬆、不夠大。心不夠鬆,讓我的觀察頻受侷限,讓我看不見其實可以馬上看見的東西,例如明明可以防了打回去,但我卻只能看到該做防守,看不到其實換個方式防守就可以直接打回去。心不夠大,讓我的反應有限,從外相看,就是我的動作變化少,動作簡單又無法連續。也就是說,如果心修得不夠,就根本沒辦法看見自己的問題、自我反省及改善。

2. 速度
 以前認為,要增加動作的速度,只要多用力、強化肌肉就足夠了。後來才發現,多用力對加快速度沒什麼幫助,而且有時反而會拖慢速度;但肌肉確實是需要多加鍛鍊的,因為一方面可以減少運動傷害,一方面可以提供基本的速度和力量。那要如何明顯地增加速度呢?我自己感覺的答案是「心」。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想像」頭上頂了一本書,不能讓它掉下來,這時候我們做什麼動作都會有所疑惑,因為我們「心裡想要」、「心裡有事」,而在功夫對打時,如果心裡想要快,或想要防住、想要打進去,那就一定會拖慢我們的速度。以前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功夫對打時,什麼都不想、不思,那我們不就會站在原地動也不動嗎?現在明白,不思不想的意思,在功夫上就是要求我們在做每一個動作時都能夠「不疑不惑」,只不過,要能夠看穿對手的每一拳每一腳,毫無疑惑地回應,實在是很難的,也就是說,要明顯加快速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勁道
 談到勁道,我可以說的就很少了,我只能說,現在的我,勁道比剛學功夫的我來得強,而以後的我,會比現在的我強。勁道如何產生,我不是很明白,只知道氣夠不夠是一個關鍵,心鬆不鬆也是一個關鍵。

4. 觀察
 如果我已經張開眼睛卻還是看不太清楚對方的動作,那該怎麼辦?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設法「放鬆又集中」的去看,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一點,而且「立刻見效」,也就是說,提升觀察力,關鍵不在於視力,關鍵是跟「心」有關係,也跟「氣」有關係。舉例來說,若我們早有準備忍痛讓對方打一拳,這時對方的拳對我們來說就變得無所謂了,無所謂了之後,壓力就不見了,我們的情緒變得穩定,理性也就回復水準,我們的判斷力也會變得更準確,而在此時,對方的情緒、思考、動作,都會變得比較容易被我們觀察到。老師的文章中有提到:「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剛才的例子,我認為應該就是「聽之以心」吧。那什麼是「聽之以氣」呢?我認為這樣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應該是有練氣的人或是天生具有某種體質的人才做得到。能「聽之以氣」,當然就是說我們要能夠用氣去觀察、體會外界的種種,包括靜態的和動態的,但「聽得到」和「聽得懂」是不一樣的。有練氣的人,我想應該都「聽得到」,不過要「聽得懂」,應該必須先能夠掌握老師說的「最大的平衡」,以便知道如何應對進退,也就是必須先將仁義理智信內化到我們的身心裡面,才能「聽之以氣」,才能做到全面的觀察。

 綜合上述幾項淺薄的心得,結論如下:
 透過六經六藝的鍛鍊,可以讓我們將仁義理智信內化,以讓我們掌握最大的平衡,進而清楚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與去向。表現在功夫上,則可以讓我們看清楚對手的一切,面對攻擊時能夠不疑不惑地防守好、可以不思不想地回打進去。在生活與工作上,能夠將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天天過得充實、愉快。

 最後由衷感謝 老師對我們的教導,並藉此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刻,謹祝大家100年身體健康、兔年行大運!(2010.12.30)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