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人離苦得樂,有所謂人生八苦,請問是否真有方法能讓人從苦中解脫?

苦樂同觀

鍾老師: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些苦其實是人心上的執著,想要而不得,所以覺得苦,若能不從苦的角度去看,也就無所謂苦了。孟子講「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雖也提到苦,可整個過程孟子稱之為「吾善養吾浩然正氣」,並沒說人生有多苦,只說鍛練過程中身心所受的苦是為了產生浩然正氣。有了浩然正氣,直養而無害,充沛天地間,沛然莫之能禦,何苦之有!

無知而成

 對無能無識的「無明」眾生來說,自謙為無知無力者,卻能從「不知亦能行」的中國文化模式運作,協力大眾,成就社會而不居功。對這些人來說,別人認為他們都是底下無用的一群,可卻是歷史上幫革命者改朝換代最重要的力量。他們自認卑微,卻在關鍵時刻拋頭顱,洒熱血,創建新朝。因此所謂下等人,不求、認份,只做其能做之事,卻反而視每天三餐為福,得棲身之所為安,能和友好下棋喝茶為福為樂。所以孔子認為對上層有善舉之士予以嘉獎,卻也更要對貧下安份之人給予更多尊重。無能者認份安住,比起有能者諸多不滿,無明眾生能入天堂者,比有知者更容易。原因是有知者都心不足,明明能力比眾生大,反而造成更大的破壞及問題,便對社會無貢獻。從此可見,所謂上層有知都多半不比無知者對社會有貢獻。主因是有知者多無智,有能者多不識,他們製造的執著罫礙和問題比無知無明者大且多,貢獻少自持又位居高,國家社會便易出問題。反而無知無明輩勉力合成,對社會國家更有幫助,所以孔子會主張「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的大人心!

無苦無樂

 宗教上說法,人生無時無處不苦,乍想也覺得好像是這樣,要錢沒錢,要名沒名,要人沒人,看人家什麼都有,我什麼都沒有,真的苦啊!那是因為沒有做到善養浩然正氣。孟子不是不知道人生有苦,而是要我們身經千錘百鍊變成金剛人,任何事都扛得起,也就沒有苦不苦的問題。就像功夫對練,面對高手時覺得苦,可不吃這個苦,不啃下這個擔子,心中的山就過不去,願自省和面對便漸得法,等到功夫更上一層,與高手旗鼓相當就不覺得苦了。

無仇力生

  生老病死,成住敗空,所有生命運轉都是如此,怎麼逃都逃不了。想要離苦得樂,宗教的方法是要人相信上帝、佛祖、耶穌、阿拉,心中有善念,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方能不下地獄而上天堂,此生得不到樂,還能寄望來生。可真實狀況是人無法追求來生,也回不了前世,只能在當下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才不會為欲求所困,人的欲求再麼有理,其實都是執念。就像大陸劇《少林問道》中,聞道一心想為父報仇,他踏入少林只有這一個目的,他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找到十八銅人,報父仇就有望了。卻沒想十八銅人憑什麼為他報父仇,即使銅人想幫他忙也有諸多考量,銅人是為少林大業,不是為他一人的仇恨而存在,你的家仇關我何事!即便聞道成了少林弟子,自己的仇也是要自己扛,不能要少林幫你背,正如他師父敗火所說,人生種種問題狀況都要自己去承擔。所有求不得、愛別離、貪嗔癡慢疑,都是要自己去面對,而且面對之後要能放得下才走得過,走過去就離苦得樂。所以敗火告訴聞道不能以仇恨激正行師傅破閉口禪,應以慈悲仁義方能使正行開口。

恨鎖樓檯

 心裡念念不忘仇恨,執念不丟如何走得過?走不過就什麼都看不到,常人如此,政治人物更是如此。政治人物總把自己所謂的理念當成最神聖的,可黨派不同,理念有別,你的最高理念在別人看來可能是最低的,視角小、心胸窄、不能容是政治人物的最大問題。《論語》中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小道有可取之處,但從長遠、更廣、更高的角度來看,恐窒礙難行。怎麼才行?君子之道、佛之道、道之道,才能無所不包。就跟交朋友一樣,不但要尊敬別人、容納別人,而且要體諒別人,對尊貴的、有權威的,對窮的、無能的,對所有人都要以寬心、善心去面對他們,而不是以取巧、奉承,或耍脾氣、利用人的心態去結交朋友,這樣做生命不會有半點進步。從孔孟的角度來講,人必需有「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的心態,遇事就不會掉進陷阱裡,不會掉進我們的執念裡,就不會卡死自己。

正念不正

 人生從某個角度講確實不容易得,當然是苦了。可從孟子的角度來看,所有的苦都當它是三餐吃飯一樣,直養而不害,充沛天地間,哪來苦!不覺得苦,才可能有正念。《少林問道》裡,正念方丈整天東想西想,這不行,那壞了大事,少林完蛋了…,正念變負念,沒一個念夠正的。孟子的念從見善養氣並擴而充之,是為大正,或如孔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於人何所不容,這樣的境界才廣,才能找到方法度過難關。想要離苦得樂,「善養浩然正氣,直養而不害,充沛天地間」是最直接、有用的方法。佛教要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勸人為善,不要想太多,誠心拜佛,最後入涅槃寂靜,不下地獄而進極樂世界。問題是你有你的佛,我有我的佛,你拜的究竟是佛,還是自己的執念?

無念見善

 《少林問道》的敗火師父並沒有在拜佛,而是假藉觀海大師在達摩洞裡洞察秋毫,運作陰陽,出入有無,真空妙有,展現孟子所說浩然正氣之大力。沒有大氣、大力,什麼事都做不成,就像敗火跟正念方丈說的「觀海對你說了什麼不重要,你敢進去很重要」。念是小的,想法是小的,執著是更小的,滿地都是執念,寸步難行!正念方丈老惦記著少林能否承傳,無念不憂,念念難正。而真正受觀海衣缽的敗火,他不主持少林,反而能做更多為少林有益的事,因為他有孟子所說的大能,有浩然正氣,有極大的慈悲喜捨心胸,善與人同,尊賢而容眾,才有辦法和所有人都交朋友。

自我害人

 劇中程聞道、高劍雄、楊秀及李蓁蓁,這四個年青人是什麼朋友都不能交,只有他們以為的朋友才是朋友,他們以為的愛才是愛,他們的心才是心,人家的心不是心,也因此在他們的人生道途中,總是坎坎坷坷,沒一事順暢,苦極了!聞道在還未悟道之前就像現代人中的狂妄之徒,自以為了不得卻什麼都不能做,連想報仇都還得假十八銅人之手,顯然只有想法,什麼本事都沒有。因此敗火師父給他取了個法號叫「無想」,要他念而無念,想而無想,無悲無喜方為無想。可即便師父叫他無想,他還是想個不停,直到報仇的所有機會都沒了,他才真的動了出家的念頭,誠心修佛。

行無想行

 敗火師父覺得聞道有善緣,有悟性,引他進少林,能否得道就看他的機緣。一開始聞道並沒有真心要入少林,穿上少林僧服,可是隨時準備還俗。到了最後發現,生命不是他原本想像的那樣,最大的仇人竟然是自己的生父,倫理、友情、愛情、生死都不是他原先所認為的,體察到生命無常,這時心才放下,才真的把僧服穿好,才變成真的無想。無想之後才慢慢體會到應該怎麼做,這時他的朋友不解地問:「你在做什麼?」因為朋友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我」去看事情,永遠解不開、脫不了,離不了苦,自然得不到樂。心放下就解了,無想也就解了,道理就這麼簡單,可人就是放不下,有想得很!不過還是有辦法的,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從行去改變生命,不是叫你放,因為越叫你放,越放不下,而是要你在行上下功夫,當功夫修練到更高境界,浩然正氣一旦產生,便可蓋過你所有的想,蓋過你所有的念。

扛起放下

 佛家講放下,聽起來是很好的法則,可就是放不下,講得好聽,但根本做不到!儒家沒要人放下,而是要人扛起,扛得起就放得下,因為善養浩然正氣,「君子不重則不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有此體悟,目光就不會聚焦在貪嗔癡慢疑、愛別離、求不得、放不下這些事物上,越走,扛的力量越大,便不會去想苦或不苦、得或不得、放或不放,無想,自然就放下,也就離苦得樂了。宗教給人只是信仰甚或入迷,唯有自己去走,去扛,去看,去變,去改,吾日三省吾身,自反而誠,樂自心中來,方才樂莫大焉,入列解脫究竟之門。 (2017.09.22)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