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對應是一連串的輪迴所組成,生活人事似乎也是,想超越輪迴結構創造新機,關鍵是什麼?心態該如何調整?

反覆煎熬

鍾老師:功夫是磨出來的,生命也是熬出來的,人有生死輪迴、睡眠休憩、活動營生、受挫學習,因放下而提昇、接受而解、包容而和。同樣的,功夫有靜動兩部分,與空有虛實相應,靜就是練氣、練內功,動就是手腳身體移動,包括拳打、腳踢、摔、拿、擒等等。攻防分主從,動與不動,不動是靜,而動也是靜,因為功夫強調動中求靜,動中見靜,能動方靜,動即是靜,靜即是動,即以武為禪,其中力量與動作都源於佛家的金剛「大力」。因有「大力」,所有的力量和招式便和於其中變成「慢動作」的靜。如同生命中無所謂過程和目的,過程即是目的,目的便是過程,其中沒有分別,都要從苦中得來。人總嫌勞而無功,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沒人稱許卻多所擔待,便怨天尤人;記得帝舜,父瞽、嫂頑、母囂,皆答應殺舜,未竟,舜順適保仁孝之心;不論結果,其實都是浴火鳳凰必經之路,所以孟子倡苦其心志以增益其所不能,故稱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動靜跟隨

 武功中所有動作組合都是不同的循環,內裡參和陰陽的連動,既不斷相和又不住消長往復與相生。功夫對策時,面對對手有個現象是,你一動就會引起對方的變動,你沒動對方也不太會動,同樣的,當對方想要動時你也會被迫跟著動,而動作稍微慢一點就會被打到。要避免被對方打到,就必須做到所謂的隨波逐流、與狼共舞,跟著他,隨他,由他,任他,便能和他及化他,心裡沒有任何的等待、猜忌、排斥、抗拒,沒有非如何不可的念頭。對方的拳打過來,不就是向我們打招呼和問安?其實與舜之受親人所暴而不亂,業力現前而不應,終以仁孝化除天魔地妖之侵。不管猛的、強的、快的、柔的、鬆的、空的,或不快不慢的,只須將它轉掉再一搭就跟上去,而在跟和隨之間,整個人是全然融入像與人共舞,即便是你的敵人一樣可以共舞,這是武學裡的藝術部分。人生世相,家事國事也沒有兩樣,都在舞影中隨風而逝!

不問為何

 人間世事的運轉也一樣,都可以用跟和隨的態度去面對和處理。如果我們把所有事情都看得一定要如何,這樣做才對,那樣不對,都要問為什麼,這都是西方的做法,諸如此類,對自己或別人有極高的要求,不允許有半點差錯,便墜情緒和執著中,很累人的。其實中國古人都不太問為什麼,你要想跟鬼谷子學習,他只叫你怎麼做,孔子也是。看生活上的事情就跟看功夫一樣,同學們來上功夫課,除了練氣,老師教就那幾套,但動起手來,千變萬化,指導同學時只說這樣做,不講何以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習慣招式,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變化,每次沒練什麼,可是每次打得還是有些不同,都會進步一點,越來就越厲害,練得越多,密度越高,動作變化和提昇也就越大,對功夫和人生體悟也就越深。功夫鍛鍊過程不是單一個循環,而是一個迴圈又一個迴圈環環相扣地運轉,什麼時候會跳到另一個迴圈自有因緣,不是想做就能做到,跳了半天可能還在五指山下。若將注意力擺在結果上,什麼時候才能像某人那樣打得好,向外而不向內看,這無異於在迴圈上找終點,非但找不到,還因此看不見過程中自己和他人的細微變化,而阻礙了學習進度。

把力下放

  其實功夫就是身力和心力的投射,執著了,力就猛和暴,情緒上頭,心便浮,總在動情罫礙之間迴盪,在迴圈中反覆,既不能自己,又無法對人,怨恨在心中,咎由自取,萬般便都取不了,解不開,唯有業隨身!把力放下,業便放下,不用心而用氣,才能集虛見道,轉輪化生。

不改初衷

 功夫不是在和人較勁比誰強誰弱誰厲害,它是人生命中所有東西的總合,只是以極簡的形式來呈現。功夫的一點、一打、一帶、一收、一隨、一擒、一拿,就像中國文字的一點、一撇、一橫、一豎,可以構成字元,組成詩篇,作成文章。功夫在對打的過程中,生命的樂章就出來了,當然,所謂的五蘊五毒在過程中會產生,但也會消失。只要認真不易其心,不改初衷,以誠面對,便會從黑暗中看到光明,也會從魔性裡看到神性,越打就看到裡面的變化越來越大,慢慢就懂得功夫中最是要求在我勝,不是敗人,因不求勝人而是勝我,方能達到自我完成的境界。

功夫六書

 中國文字的造字法則有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以象形為例,用簡單幾個筆劃組成一個字,每一個字有一個意象,再變一點又成另一個字,另一個意象。造一個字等於創造一個世界、一個宇宙、一個心境,因此有史書記載倉頡造字時驚天地泣鬼神。拳頭也和文字一樣有意象,譬如明末清初時期比武的抱拳禮,武者拳掌合一反向推出,拳是日,掌是月,有「反清復明」之意。中國功夫和文字都是從文化本質上演變出來的,在夏朝之前就有了,夏朝訂定制度規定讀書人要學六藝,讓六藝內化到生命裡變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的演變是從有形無形的符號,記號,形象;從形意,到心意,到氣化全形等境界,慢慢變成各種不同的運作模式,以輪迴、週期或迴圈的形式來運行。

拳中書和

 能隨時「致中和」,就能體會當中的奧妙,就像寫一字可以看到很多資訊和面相;字跡可以分析人的性格,測字可以算吉凶,可以給予方向,甚而天機展現。功夫與六書都源於一體,從象形拳,開展到五行拳,外家拳,內家拳,從力入氣,以意會氣,以氣催力,捨我從人,捨力見氣,一心不起,一氣不嗔,便聽之以氣,心隨氣運,自當成文化之根,立道統之始,浩然磅礡,氣化昇華。

卦卦相生

 為什麼功夫可以有這麼多的變化?因為它是從中國最深層的文化哲理變演而來。太極背後是無極,無極動就變成太極,太極動就生陰陽,陰陽變四象,四象變八卦,再到天干地支,不停運轉,層次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廣,越來越多,因此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功夫來說,打一拳擋一下是一,打兩拳化三下是二,先接後反轉再切入是三,便出現無限可能,以此類推,任何動作都可以出現。從拳腳功夫中可以看到生命不斷地演變,人間世相也一樣,譬如卜卦,從卦爻上的演變共參照六十四卦的意思,再和問卜者做陰陽交感,就可做成推論。功夫和卜卦很像,做什麼的動作必然有什麼後果,一個動作裡,心有幾分,力有幾分,氣有幾分,變化有幾分,它就會成為一個卦象。人本身就是一個卦象,動作裡缺一個半爻都可能產生對你利或不利的結果。

性命雙修

 我們都知道國家興亡和文化興滅是大事,然而一場功夫的相會所產生的生命意象並不亞於文化興滅,也不會比國家興亡遜色。古人以六藝為學習基礎,隨著時間推進,這些東西會逐漸內化、滲透到我們身體裡,讓人覺醒、頓悟,並且成為生命裡的力量、指標和理想。這種教育方式不同於現代教育著重知識的授予;學習知識要用腦思考,不用動身體,學校雖然也安排了體育課,但思考用腦,運動用身體,兩者不相容。練氣不用腦,練功夫用生命,所以整個身心與生命參和其中,在運作過程中生命不斷地層層上升,因此我們的腦力、智慧、行動力、執行力、觀察力都能全方位的提升。

力意念氣

 功夫對應過程中,能將氣勁運行,使身體進入下實上虛,手肩鬆柔若虛,腰馬挺實輕快,如天青地濁,便與天地合為一體,天人合一就是仁。動作的各種變化叫做義,義者宜也,隨時適應各種改變,進而達到氣化罫執,力降魔念的境界,故能盡性致命,合適而存,其理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因為事難易察,理未易明,所以學習要用不動心法、不求甚解的方式走進去。若用現在的邏輯思維來看,會認為無法學習,因為現代人沒有練氣,沒學六藝,不懂什麼是仁義禮智,而在古代這些都是合在一塊的。所以境界是從動靜陰陽的變化中衍生出來,所有因緣變動都是不同的力,意、念、氣相隨而生,而因果也就是人心不能相隨於境、相和於理、相連於道而做成的。

仁義中和

 仁是將人擴及於天地,悠遊萬物一體,進入極大的生命境界。義是隨著動作變化尋找最均衡、平衡、和諧及合宜的動作。《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學功夫是「致中和」,唯有持其志,毋暴其氣,合其義做適宜的調整才能夠達到中和。禮就是進退應對,處理事情做到最大的平衡,不是要去奉承別人,而是做最佳的調和,即便對方不接納也不會和他翻臉,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功夫裡有所謂的「踏中宮」,前三步,後三步,也就是《易經》裡的上爻和下爻。從上爻和下爻裡找到自己的天地定位,安身立命的所在,在裡面看到自己生命的種種變化和轉折,總結出一個真正的智慧,這叫仁義禮智。透過功夫鍛鍊提昇生命質量,和現代人的求知獲得訊息是兩回事,獲取知識和訊息並不能改變我們生命的質量和運道。

未成已衰

 明瞭生命既反覆又重複,不斷輪迴又出脫輪迴,想進入迴圈又想走出迴圈,想創新又懷舊,想得到卻不願付出,既付出又想有報,嘴上不報,心中有執。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描寫男主角(布萊德彼特飾)一出生就老了,乍看會覺得無稽和不合理,其實人還沒建立和確認自己的真誠和童真前,就已經學會了分別、計較、盤算及執著,我們才踏穩腳步,已成了歷經風霜的老人,罫礙重重,疑惑滿天,迷離處處,執著如泰山壓頂,又何能自由自在?  

捨執化生

 人若力爭上游,向善及倡正道,生命便會浮一大白,人的自由意志便會重生,這可使人不墜輪迴,不再重複犯錯,心會放下,自能跟、隨、遊、藝,能助人不墜迴圈最好的法子便是練功夫。以力收心捨五毒,以氣聽天,便見天籟,拳腳無執,不見嗔恨,手柔心鬆,式軟招隨,自成天心月圓。若懂以力化執,執拳碎罫,迴掌化嗔,又悟得大氣存心,直養不害,體會人不離浩蕩乾坤,便破九世輪迴,證道於斯。功夫不過練氣、修心,生命不過學做人,若曉得以平常點化,永致中和,便見輪迴之鑰,得破迴環之力,釋心中之枷,滅己之魔,所以對鏡無心,也再不復墜輪迴!  (2015.11.27)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