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仁由己」在功夫中的表現為何?

歸元守中

鍾老師:功夫的最主要精神是歸元,如同太極,左右陰陽,觀照四面八方,往來六合三元,始終不離根性道心,在修習或切磋時,隨時收攝六神,沉腰聚馬,使元氣安住;人立馬挺,氣貫首尾,頂天立地,天自清明地自濁,便下實上虛。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一切不過是由己歸元,而功夫之道就從一陰一陽、一橫一豎開始,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息反歸無極,二極背反,永不止息為歸元,守衡會中為由己。

上三下三

 以《易經》卦爻來講,三個陽爻和三個陰爻代表六個象限,也就是六個時空,三陰三陽構成裡外,陰在內、陽在外,其運轉過程是「前三三,後三三」;就像功夫比武的見面禮式,往前走三步,再往後回三步,即所謂「踏中宮」,再拱手作揖道聲「請」。這個動作所展現的是,身為一個武人站在那裡,頂天立地,知道自己怎麼來、要往哪裡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歸元為念、守中為和,並以「止戈為武」為其境界。

止戈克己

 為何止戈?因為為仁由己,而非由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處理,應對處理就是孔子講克己復禮的禮。功夫在切磋對練時,甚至在人家的挑戰下,仍會達到一種「以武會友」而非擊敗對手的良好轉化能力。兩人互相出拳,有能力的人會把對方的力量消掉,也就是止戈。要給對方面子,就不需將他打倒,為對手點到,懂的一方便會收手作揖下台,不再纏鬥。所以武林中比武,贏的一方會說「承讓」,表示武者有恢宏氣度及自我控制的能力。這克己收心之力,是內證之力,透過功夫中由己之淬煉,比試其實是我勝之證,無論與對手切磋中勝負如何,勝只證明克己自我控制之力有進,負證明更須克己以求進,所以為由己、歸元、守中和止戈之學。

無勝無負

  止戈為武和拼鬥輸贏是兩回事;不是因為想贏才去比武,而是想從裡面學習和體會。過程中,學得越透徹越有能力面對狀況,不管在比武時或生活上,就看你能否創造前後象位、內外八卦,產生足夠的五行對應。五行對應就是進退應對,能做到化、解、合、和,整個狀況就由你來操控。若只是強打猛攻,認為自己的功夫比別人好,那麼很可能敗了都不知道。在切磋時不知道敗,在面對生死時,你以為躲得了這一關,結果就掛了。功夫裡有個很獨特的現象是「見生死」,切磋不會見生死,可是練功時若不把功夫當作一種修練,該自我控制的不控制、該自我要求的不要求、該自我反省的不反省,功夫不能由己,結果只好由人了,狀況來時,生死關頭際便任人宰割。

以武為禪

 什麼叫「功夫」?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儒家也好,都講功夫,但不是李小龍所講的那個功夫,而是指透過身心磨練,能反躬內省,進入識仁覺義及默覺澄心的內證之境的意思。儒家在六藝裡有透過武術來磨練,磨練到深處叫功夫。不論近代或古代,武術練到某個水平也叫功夫。不管儒家、佛家或道家,修練到某個水平也叫功夫。李小龍直接把武術叫做功夫,就跟少林寺以武為禪意思一樣,目的在修練,少林師傅們懂得禪的精神,藉習武的境地,用武中成就的克己、歸元、守中、涵容、放下和起照的境界表現在行住坐臥,不論自證和共修的當下生活裡,又能處處方便施行,自是以武見禪的功夫。

不行有缺

 不用武能否表現禪?可以,但表現出來可能就沒那麼道地。當年一些禪師如百丈、馬鳴等主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過午不食」,每天透過身體力行,一定要做農耕、要打掃,各種苦工都要做,沒有做就不吃飯,過了中午也不吃,每天力行各項守則,做得好表示守清規。他們認為修禪不能單靠嘴巴說,也不能一直坐在那裡,必須去行,因此有所謂的「六度萬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禪發展到後來又有所謂的「二入四行」,強調行才能證禪。可是這些行不是只在六度形式上的運轉,就是生活上該做的事,砍柴、挑水、煮飯等雜務都要做,把它變成生活禪,這當然是一種境界,可生活禪裡面有許多東西是瑣碎不周全的,這樣做的過程中很難明心見性,只幫你建立清規,要你清心寡慾,人靜下來。因此少林寺以武為禪,認為砍柴、洗米、煮飯、種田、種菜、打掃本來就應該做,沒什麼特別的,真正特別的是以習武修己的方式走進去,那才叫禪。

從武證禪

 不以武的方式走進去不叫禪,從這個角度來看,密宗的那套修法有問題。電影裡,密宗師傅好像功夫了得,事實不然,密宗師傅有些確實會功夫,但不見有功夫很頂尖的。我們看中國歷史上,朝廷徵兵時從沒有過徵西藏僧人,反而是徵少林寺和其他一些寺廟的武僧去打仗。我們以為西藏僧人功夫很厲害,就像早年元彪他們拍的一些電影,那是電影給我們的錯覺。就跟電影裡常出現的「忍者」和「居合道」,使我們以為日本的功夫好厲害,其實不是如此這般的。因為有些是屬於表演性質的武術特技,看來神奇精彩,可都是在有條件下方能作用,如果在移動中實戰時,沒法騰出時間和槓桿的空間,便表演不了。

見山不是

 日本的禪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他們只發展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進不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層次。明末大儒朱舜水將儒學東傳德川政府,亦只在實用處為日人所知,日人獨特的歷史文化及地理風水觀,使他們自認已看盡天地、看清生命,因此出現特有的生死觀,非生即死,死是最好的去處,死是最美的境界。受宗教影響,日本社會許多人有以死為升天的想法。黑澤明拍了一部電影《樽山節考》,裡面講村裡習俗要將老人背上山去挨餓及等死,我們覺得這樣很殘忍而且不可思議,但他們認為活得不燦爛不如死去,又不連累他人會更有意義,這是很詭異的想法。還有三島由紀夫選擇在他認為生命最好的時候走,在大球場上當眾切腹砍頭自殺以喚醒「大和魂」,他認為年青人不見「大和精神」,認為這樣才是最美、最壯烈的。這些想法都很極端。當時日本新敗,要未敗過的人嚐到敗的苦果,其時環境較為困頓,又百廢待舉,才剛站穩又看不見未來才會如此,現在日本富有了,這種想法也就慢慢減少。

唐手空手

 日本的許多東西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在某方面他們是守住了原有的道,例如和服及唐式的寺廟,可日本人只吸收了部分,而無法擷取深層中的文化精神,就變得很奇怪。今天我們看電影裡,日本的忍者、空手道、柔道、合氣道等都好像很厲害,那是電影而已,因為導演需要一些日本元素。忍者的那套東西在中國全都有,只是分散在各個不同派系。空手道是中國南拳傳給琉球人,因為傳自中國,當時叫唐手道,而日本人去琉球學會後把「唐」字拿掉改成空手道,而柔道是明末武將陳元贊敗走日本江戶,欲為南明借兵而不果,隱身江戶時以摔拿之功大敗江戶浪人而傳下;而合氣道也從不同中國門派中的擒拿手法傳去而推展開來,都不是什麼神奇功夫,只是比較容易學會的武術。

易武東瀛

 真正的功夫是很難學的,容易的部分很快就傳出去。日本的柔道是明朝的陳元贊為了躲滿清跑到日本避難時傳下,日本視之為國技。但到了巴西柔術出來之後,日本的柔道就不行了。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侵華期間,許多柔道空手道武術高手耀武揚威,以為可以日本國技大勝中國武術來炫耀武力,徹底的從根本精神上征服中國人心,但都沒好結果,如霍元甲大敗日本武師的故事最為人所樂道!因為中國功夫的最高境界,外人走不進去。拿日本劍聖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他們的水平層次和中國的武術精神來比,還是有些差距;宮本的「一切即劍」境界高於佐佐木的「劍即一切」境界,而中國以武為禪和武又是道卻不是日本武術所能體會的。日本武術的精神涵蓋面比較少,不是生就是死,而在中國功夫裡,可以生也可以死,既生又死,可不生可不死。功夫是一種體會,有沒有機會看到這麼多層面是關鍵,看得到才能去揣摩、學習和變化。

迎刃而解

 功夫的最高準則是「為仁由己」,而不是聽人說怎麼做就怎麼做,任人擺佈。要不受制於人,就一定要先自我完成。自我完成不了,做任何一個動作都會受人影響,一拳打出去就被撥掉,人家的拳就進來了,想接對方的拳,接來接去接不到,如何為仁由己? 也就是說,至少要在技術層次達到高度的自我控制及高度自由揮灑,便有可能產生庖丁解牛的境界;庖丁開始砍鈍了一堆刀,弄了好久才找出訣竅,直到深入箇中三昧,砍著砍著,最後才一刀下去,便迎刃而解。為仁由己從反躬自省,反身而誠,再到直指其心的境界,解牛由我,看不到半點阻礙,都是由己!

尋牛證拳

 對手的拳不就跟牛一樣?可這是一種很巧妙的操控運轉,關鍵在於能否做到為仁由己,也就是克己復禮,克己不足,功力就無法展現。功力能展現,藝術層次就會出來,藝術層次達到某個水平時,慢慢就脫離藝術而入道,就進入化境,此時的功夫運轉是一種極美、極神奇,與道同符的精彩東西。可它背後就是前面所講,儒家、道家、佛家都要去琢磨的東西,磨出來才叫功夫。少林寺以武為禪,以武來作為磨練的手段就變成功夫,李小龍講功夫就是武術,世上找不到比功夫更重要的修練。  

棒喝不再

 佛家「六度萬行」裡規定了一些生活作習或儀軌,那是本來就該做的,沒什麼特別,可是一般的佛寺都把它當作法則來守時,佛的真正精神就不見了。少林寺沒有多少大師能光大以武為禪的精神,雖培育出一些武功高手如甲級武僧,卻不是真正的武功大師。武功大師的重任是論武揚禪,結果由李小龍跑到美國去論武揚禪,這不是很奇特?現在的少林甲級武僧雖然能打,力量很強,速度很快,可是動作很鈍,看不到行雲流水的精彩武打動作。李小龍為什麼吸引人?他不是出自少林寺,可他練過羅漢拳、譚腿、西洋拳、詠春和空手道等,他的動作如行雲流水充滿美感,還有強大的爆發性,既有藝術感又有當頭棒喝的作用。當頭棒喝不就是禪?!

天下武功

 人人皆知「天下武功出少林」,尤其武俠小說講得更是精彩,可現在少林僧眾都以習禪偃武為由,不參與切磋,只有少數退下來的武僧有勇氣去參加比賽。不能以武會友就很難以武入禪,就進不了道,這些不成文規定限制了武僧的發展。甲級武僧練得好,動作很精彩,如果能出來比賽那就有可能更上層樓。一門功夫不比賽,再厲害也就是閉門畫景,要引證,功夫才會提昇。結果中國的武術大師是李小龍,而不是少林師傅。

十三棍僧

 唐朝可能是少林寺最厲害的時候,那時他們應該有練氣,否則十三棍僧怎麼可能去救李世民。唐朝之後少林寺面臨各種狀況,練氣的部分就失傳了,變成靠外力,更是以外家拳而名,整天練力,練鐵布杉、鐵砂掌,確實沒幾個人打得過他們,但原本內家那套透過練氣的內家習法才會有更大、更精彩的表現。現在大陸雖然有內家拳,可是每個人都練力去了,沒人練氣,只是在法門、技術上採取以靜制動、後發先至,用方法來打,而不是真正的內家用氣的打法。用氣的打法,以靜制動可以,後發先至可以,以攻為守也可以,先攻先至也行,應該是這樣才叫功夫。沒練氣的人無法體會這個道理,說是用內力,卻不是真的內力,只是運用身體內部扭力作靜態壓縮的肌肉力量罷了,與丹田為中心的氣場磁浮作用不同,因此無法打出氣勁,只有槓桿連動的作用而已。

不改初衷

 不了解真正的功夫是什麼,為仁就沒辦法由己。功夫有所謂的「前三三,後三三」,可達「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境界。武者一站上台,能涵蓋八方,所有東西都能合而為一取為己用,用的過程又懂得如何進退應對,拿捏好分寸。沒有什麼東西比功夫對人有更深的內化和改造力量,唸經、坐禪和一些生活儀軌只是幫助人靜下來,無法讓人達成高度自我完成和自我控制的境界。自我完成和自我控制修到了,便能夠出入陰陽,還虛入道,虛實相應,剛柔相搏,水火相連,做到來去自如,而且隨時可以返還本心,不改初衷,這個叫功夫。因此,為仁由己若不透過功夫來展現,很難看出它是什麼東西,只是一種理論而已,對生命層次提昇產生不了作用。

(2015.10.02)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