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受西式教育,即便中國人也以西方理性思維來解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否因此受影響而逐漸消失?

體相非用

鍾老師:恓恓遑遑五千年,歷經多少動盪更迭,二十五史盡道治亂興滅的因緣,每一迭起都得耗上幾十年,甚至百年才能過度完成。今天中國崛起,必定先從物質開始,孔子講「衣食足才能興禮樂」,因不先興禮樂是無以談文明的。興起之際也許有人恨鐵不成鋼,常予嚴厲批評,這可以理解,卻有更多人尤以受過現代學院訓練的知識份子,會有一邊推崇和一邊撻伐的矛盾之舉,問題都出自無法以自身文化根本來觀照和評價。

視否能明

 《黃帝陰符經》講「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剛開始所有人都先看到物質,物慾橫流是天性,也是動力,有了動力之後經濟才會富裕。不過經濟富裕後又會慢慢「死於物」,也就是受困於物,這時就要看是否有足夠的觀察智慧,能否「視思明,聽思聰」,聽不聽得進?有沒心眼看得到?有沒天耳聽得到天籟?聽得進、看得到才有辦法真正評估,尋找濛沬中之燈火。

水清無魚

 橫跨人間世,鐘鼎山林,各適其性,混水摸魚,有時會枉作,但水清無魚,海瑞罷官三次也改不了社會的根本法則。沒有貪官就沒有富商,沒有富商,老百姓也不會富裕。一般人想要有錢就要做生意,生意做大,周遭人等便雨露均霑,人得到錢便輾轉擴張,有錢賺大家分,雖有人拿夠錢走了,有人覺不夠又繼續做,整個社會因此就富裕起來。如果政府一點也不准大家貪,一刀砍下,結果連自己都會死。

神工默運

 文明復甦過程中一定是先從物質、資訊等外在的東西開始,因為容易掌握,內在就比較難。主要內在屬精神心靈的高層,一切都是神工默運,無法用理性思想來理解的。因而有知識份子就會拿西方那套來解釋中國文化,認為中國文化如儒家思想有部分很僵化,其實是他們沒看懂。而真看懂的人又沒機會講,沒力量、沒立場講,頂多在微博裡談,但在微博上講這些,根本沒人理,因為不刺激,又沒娛樂效果,就沒人聽。水平越高的知識份子,越沒人知道他在說什麼,文化向來都是這樣。其實高水平的人是為了更大的世界,更高遠和更理想的狀況,來推進他們的願景,所成就的是一個渠尤獨步的精微世界,可是一般人並不這麼認為。

渠尤獨步

 留學日本、歐洲或美國的知識分子,在思想上有些人能與自己原有的文化融合,有些就不能。不能融合的就以西方說法來解釋中國的東西,但那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文化,尤其中國文化是行的文化,是動的文化。自夏朝起,中國文化便由六經六藝這樣一個不可說的「知行合一」法門來建構的。這個以氣為本體的文心,能穿透萬山合應天人,匯聚堂堂村前,在世界文明史中是矯然獨異,入乎斯臻至詣之境,可謂無出其右者。拿西方那把解剖刀來看中國文化,切來切去,怎麼看都看不出所以然,真懂中國文化的人是不會這麼看的。

人云亦云

 一些人出外讀了洋書就覺得自己學問高,回過頭來看自己的東西就說這有問題,那有問題,其實是他們看不懂。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即便五四那些人也少有人看得懂,胡適已算對中國文化有了解,但他也沒有全然看懂。梁啟超看得懂,而他兒子梁思成就沒看懂。當時好多留學生回來都說這不行、那不行,因為說的人太多,導致幾位國學大師原本認為中國文化有出路的,到後來他們都沒信心了。連王國維都覺得不行而跳荷花池,因為看不到出路,所有人都說沒路了,講多了心中就慢慢相信。這種「人言可畏」的舊社會現象重新以「人言無畏」的方式,以及「多言成真」的法則和歪理掃橫及獨佔大眾言論市場,而不容他人挑戰!

存而勿論

 清末的學者雖有讀四書五經,可是沒有習六藝。那些小留學生裡,只有搞洋務的才會學功夫,但學了之後也只是上艦去打仗,並沒有為文化界做什麼。小留學生讀四書五經沒讀幾本就出去,之後都忘光了,回來重新再看中國文化,才覺得好精彩,像胡適是後來才慢慢又走入中國文化裡。他從國外回來,有很多都看不進去,尤其佛、道部分,只大蓋了解,沒辦法真的切入,其他人就更慘了。當時能夠談中國文化的,只剩下些原來沒出洋的,像熊十力,他可以談,可是人家不懂他在說什麼,也沒人擁護他,講到後來也講不下去。

聽之以氣

 今天的狀況也差不多,回來一堆人,可是真懂中國文化的少之又少,即便當今聲稱是孔子第幾代子孫,也一樣看不懂,因為沒有經過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訓練,沒有練氣,也沒有練功夫,沒有通觀和時空實相的能力,從切片來看中國文化,當然不懂。中國文化必須從龍本體的整體時空來看,如同人的氣,人活著時才看得到氣,死了就看不到氣了。而氣就是時空實相通觀的境地,修煉不到便只能用腦子的思想來分析和推斷,便不能通盤我觀。一般人是沒辦法了解這是什麼,可大家都聽過莊子說:「毋聽之以耳,聽之以心;毋聽之以心,聽之以氣;唯氣集虛,虛以集道」莊子講的就是通觀實相。

心劍傳奇

 有人擔心中國文化會逐漸消失,這倒不用太擔心,因為那山河大地、民宅、古蹟裡全都有氣,那是中國文化的心靈與核心。就跟《蜀山傳》所講紫青雙劍還在,能不能合璧就看我們能否「機在目」,從「目」看到「機」,直接看到,那叫直指人心,有足夠的水平才看得到,水平不夠就看不到。水平就跟心劍一樣,不是要看就看得到,要拔就拔得出來,而是要等待因緣具足才會生發境況。

返本溯源

 經濟起來之後,學術的東西仍在激盪,慢慢很多東西自然就會融合,經過沈澱,到時候就會有一些聲音出來,不過那聲音需經過很久的時間,它的舞台才會出現。重要的是根不能斷,如果完全滅了就很難再接起,一定要有人接續。大地山河仍在,紫青雙劍神奇的力量都在,質還在,人也有,只是數量很少。經濟蓬勃之後,大家就會往上追求心靈境界、生命境界,追根本,本來面目,溯源返本,慢慢會往上擴而充之,就會與更高水平的知識份子結合起來,到那時就會有人出來講更深更精彩的東西,和表現更奧妙的境界,也就是衣食要更足,禮樂才會更興。

珍珠工程

 現在我們講中國富強,只是相對於之前的概念,還沒到所有人都安居樂業的狀態。幾千萬有錢人,兩三億人中產階級,那已是不得了的數字,但相較於總人口十幾億人,那就還早。另外那十億人當中有許多天才還沒出來,需要時間,衣食要更足,有足夠的錢做希望工程,需要更多像王建暄的「拾回珍珠計畫」。等到那些珍珠出來,展現更多精彩的生命和心靈,那些人在不同因緣激盪下,會讓更高水平知識份子的力量擴大,有更高的紫青雙劍整合,到那時懂中國文化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人可能還是不懂,但至少不會像現在幾乎沒人懂。

綿綿不絕

 中國文化自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朝、清朝、民國,到現在,亂成那個樣子卻從來沒斷過,那個文化力始終還在,只是現在「電力」不足,等電力慢慢足了,它又會運轉起來,而且越轉越強。這是中國文化特別的地方,因為它是行的文化,不是存在人的思想裡,而是實體存在於中國大地之上。中國文化以氣的形式存在,氣是不滅的,任何人只要接近它,都能在不同層次上有所體悟。當這些人的體會越來越深,便會觸及其中的竅門,摸到它的密碼,找到開門的金鑰,就會慢慢串連成整體,匯聚形成一股無盡無涯的力量。

浩氣迴盪

 中國歷代嬗遞演變中,所有人在這個文化裡,只要是太平日子,大部分都能安分守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培養出一定的家教和修養,展現一種浩浩的生命情懷。一旦國家出現戰亂,人慾橫流,心不穩,行為開始跟著亂,權變御人之術便興。必需等到戰亂結束,國家慢慢穩定下來,人心才會平靜,文化經過沈澱後又會有更精彩的東西出現。行的文化其實就是氣的凝聚,浩氣存留存於大地永不會散去,因此能夠把五千年文化編織成一個打不散的網。

開門見山

 清末自鴉片戰爭之亂,至今一百七十多年,只有鄧小平攬經濟不搞政治的政策確立後,才帶來今天的中國經濟繁榮,可也只有三十多年而已。中國過去五千年都是對世界文明、經濟和文化和平輸出的唯一國度。而西方卻都是武力輸出,到處殖民經濟,和侵略殺戮,摧毀外地文化,要獨霸天下。現代學人受西式教育,很容易給西方思維同化和洗腦,讀不懂自己的書,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會與西方異口同聲大力批判許多未必是的觀點和做法。今天復興文化之聲處處聞,書苑、學院、講堂類的處所漸多,但仍沒幾人能跳脫思想解讀的範疇,文化的精微處是不能用思想,甚至用心也無法真切了解的。要有挾長鋏兮的士,聽得懂伯牙妙音的心靈,敢夾谷會盟的夫子的氣魄和智慧,明知必死仍接十二金牌武穆聖的膽,和成仁取義浩氣長存的文天祥的心,誰能接上便能打開傳統文化的門,一窺裡面的精微,而氣功和功夫便是箇中的關鍵。(2012.09.16)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