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講求科技速度各方面資訊爆發的時代,我們如何能在此環境中過著慢活且樂活的恬淡日子?

資訊地獄

鍾老師:資訊愈發達,人愈沒有自己。賈伯斯傳記作者說「賈伯斯是全世界最惡劣的主管」,其實就是跟暴君一樣壓榨別人,那些美麗的產品是在血汗工廠裡創造出來的,在整個過程中,他壓迫別人,也壓迫自己,讓大家都受不了。創造出來的東西,說是結合了現代科技、藝術與文化,宣傳上可以這麼說,但真實狀況如何,就見仁見智了。

愚人牢獄

 iPod、iPhone、iPad這類東西的確有它的好處,可是衍生的問題更多。電腦軟體之父史托曼說,這些東西叫豪華的監獄,閃燿的監獄。因為很閃亮,你把它當五星級旅館住進去,可住進去之後,他說,其實都是一群笨蛋、傻瓜,被人愚弄。為什麼會這樣?他說,我們把軟體發明出來是要為人所用的,發揮自己所長,尋找自己的出路和去向,也就是幫助別人找到自己的出路。可是賈伯斯所發明的產品只是方便大家去娛樂,因為太方便了,所以每個人就自願被它鎖在裡面,自願當蠢才、奴隸。

電影心靈

 電影是娛樂,不但是娛樂,也是一種提昇我們身心靈的藝術,因為觀看電影需要有大場面空間,人的感覺就會投進去,因而產生很強的臨場感,在這種狀況下,心靈可以解放,情緒得以轉移,壓力得以紓解,因此能夠產生恬淡的感覺,或是樂活的感覺,尤其當那部電影愈精彩,你體會到的生命境界就愈大。電影是所有傳播媒體當中,讓我們的生命意識和經驗體認,最接近現場的經驗重組方式。它會讓我們產生認同,思想重組,心靈擴大和提昇。

iPad心牢

 電影螢幕大,聲光強,它所產生的幻像,和我們到大自然去旅行所看到的境界比較接近。電影創造了許多劇情、故事,整個人就會被帶著投進去。可當我們拿iPhone大小的螢幕投進去時,人就縮小了,思想縮小,心靈縮小,眼界也縮小,結果是投身進一個小小的潘朵拉盒子裡,自己就不見了,可你不知道,因為你感覺擁有它,整天把它放在身邊,感覺有了它就可以樂活、慢活,進入一種無限快樂甚至幸福的滿足感。一般人是這麼想的,可事實上不是,它其實是個監獄,一個豪華監獄,一些人沒有它就活不下去。

尋不見人

 1、2、3、4、5、6、7、8、9……,不斷的追,在追的過程中還有自己嗎?在這種資訊狂潮中,就把我們整個生命埋沒掉了。看到自己的去路嗎?看不到。這情形就跟電影《駭客任務》裡的程式人一模一樣。iPod、iPhone、iPad這些科技產品有沒有用?如果你能用它的話,的確有用,可大部分人是不能用它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懂得仁義禮智,懂得道家的虛、無,佛家的空、有,才有能力去用這些產品,用它而不為其所用。大部分人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會為某個產品而癡狂。但這種為資訊產品癡迷,和早年大家為歌星而著迷的狀況不太一樣。

生命謳歌

 越戰時期那些撼動全球的反戰歌曲都有很精彩的生命面相,每一首歌都有極深刻的感情在裡面,對人致最高的敬意,對殘酷戰爭的最高反抗,對生命短暫人無法拿捏而感無奈,裡面有多少滄桑,悠悠深情的企盼,全然失神的無奈,可國家卻要我們去打仗。記得「隨風而去」、「Blowing in the Wind」、「Donna Donna」、「We Shall Overcome」、「Both Side Now」和「Cruel War」等震撼人心的反戰歌曲。這些歌曲把所有人的生命都喚起來,讓人直接走到心靈裡去,每個人慢慢都覺醒了,因此人活著的意義在哪裡就看得到了。那種對生命終極上的追求,在那個年代就產生出來。當年那些示威遊行風起雲湧,導致全球所有人都在反戰,那是一種很大的心靈力量,裡面出現對和平的渴望,終於戰爭慢慢平息了。那時看上去,許多人事物都很悲慘,但當你走過那段路,重新站起,看到的生命面相就會完全不同。

披頭Simon

 在那一段反戰的日子裡,那些反戰歌曲引領所有人的心靈。為什麼後來Beatles的歌愈來愈精彩?因為Beatles也因緣際會經過那個年代,再透過到印度禪修之後,他們的歌曲慢慢也變了,變得更有深度,更精彩。John Lennon的Imagine,那首歌還是很震撼的,跟Let it be一樣。Let it be是放下,而Imagine述說這地球是沒有國家的,那是一種很大的心,我們就看到一種生命氣象出來。後來戰爭平復之後,出現了Paul Simon和Art Garfunkel,他們的歌批評了繁華都市裡,人們走進去膜拜著霓虹燈,把它當上帝,而這上帝是由人所創。這樣就見到Sound of Silence(沉默之聲)對現代文明深沈的反省,也見到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惡水上的大橋)中對人心和友誼可貴的呼喚!

霓虹上帝

 霓虹燈上帝包括這些資訊產品,它吸引你的生命,此類產品又以iPhone、iPad為最。這些產品的使用已影響到人際關係,約好一群朋友聚會,結果十個九個都在玩手上的機子,或和機上的朋友聊天而忘了眼前還有這些「實體人」。在家也一樣,父母叫都不理,只顧和機上的朋友互動。這東西究竟給了人什麼?走進去哪來樂活?哪來慢活?走進去真的是沒有自己了,可我們不知道,因為它太精彩了,音樂、電影、新聞、書籍、朋友……什麼都有。我們把所有東西都放進去之後,連我們自己也鎖在裡面了,也就不會樂活,也不會慢活,因為所有的生命體會都是從樂、慢去取得的。

返還根本

 當我們不能慢下來,不能停下來,不能空白,不能面對痛苦,不能面對壓力,又怎麼去擁有生命?資訊愈發達,把我們帶離生命軌道愈遠,也就愈看不見自己。當我們不再提筆寫字,就體會不了前人是怎麼走過那個生命模式。又如格物致知,必須透過很深沉的體會,什麼是格物?簡單講,敲啊敲啊,可以格木板,格竹子,格杯子,表面上好像和尚敲木魚,其實不是。答…答…答…,每格一次,生命就走進那聲音裡一次,跟一步一腳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了悟情景相似,人慢慢和天地、和物齊一。寫毛筆字和格物致知一樣,寫啊寫啊,寫個千遍萬遍,慢慢就走進大地山河、廣寒幽冥、崑崙涅槃和深邃的心靈裡面。如同練氣和功夫,千錘百鍊後,自然得法覺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無善無惡

 王陽明經歷龍場驛之災,及種種遭奸人陷害,漸而大徹大悟,把生命裡面的種種執著都拿走之後,便看見新的世界,才體會到孟子所講的良知是什麼。所以後來王陽明在天泉證道時提出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透過這樣的體會把生命的水平慢慢提昇,把多餘的東西拿走,把干擾的東西去掉,到最後能夠為善去惡進入格物的狀態。當生命不斷的提昇時,我們才有辦法去樂活和慢活。

善長惡消

 無善無惡是體,也就是本,如果我們這麼看iPad、iPhone,那它對我們就沒有影響。若是有善有惡,我們的意就會動,就會受影響。當靈明覺性出現時,便知所用之為善或惡。若懂得為善去惡,就知道心體在相用上會產生生命最大的調整,也就是去和捨之後,剩下最好的東西,不去不捨就不會剩下最好的東西,把該去的去掉,就進入格物的狀態。達到這種狀況才能體會生命要如何面對,整個過程是透過陰陽虛實,達到高度的平衡,其實就是存性致命的心法。

應無所住

 資訊愈發達時,我們面對資訊產品,應該能抱時佛家所講「著而不染」,我看到,可是我不受它影響,我摸到,可是我不會為它所惑,我用我該用的,不讓那無用的來影響我,這不就是無善無惡、知善知惡、為善去惡?這樣生命才會進到更高的境界。當我們都不需要去努力就能擁有所有東西時,生命就變得很「簡單」,可這簡單是沒有意義的簡單,而不是樂活的簡單。樂活的簡單是能體會生命裡的真正自由,資訊產品的簡單只是讓人的頭腦簡單罷了。也就是說,在樂活的過程中,我們的心靈和精神應該是自由的。

靈明覺性

 如果沒辦法有那麼大的生命自由和心靈自由的力量,就不可能走進更高的生命水平裡,給自己和別人一個更大的心靈上的印記。人之所以為人,是因人有心靈,孟子講「人之異於禽獸幾希矣」,就多了個靈明覺性,沒有了靈明覺性,人就不叫做人。所以,當我們能夠創造自己生命內在的能量時,體會老子、孟子、王陽明所講的世界,擁有這種力量,我們才能走進樂活裡。

我武唯揚

 樂活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一定要有足夠的能量,又能持守無為慢活。王陽明是王羲之的後代,王羲之只是把精彩的書法留傳下來,王陽明留下來的就不是書法,而是他對生命的最高體驗,他這體驗把古人六經六藝所有東西都總合在一起。王陽明透過六經六藝,他發現沒有東西比功夫和氣功讓他更能夠學習「道」,道家的道和佛家的道,以及孔老夫子的道,因為有這套修練,他才有辦法在絕地龍場驛時進入最高的一種樂活的狀態。

生民立命

 龍場驛那地方什麼都沒有,七窮六絕,可王陽明在裡面能夠建立起自己的一個天地,從裡面看到生命,這種毅力、魄力是怎麼來的?是因為他有練氣,有練功夫,才有辦法面對所有的險境。後來他跟朝廷裡那些大臣在搏鬥,過程中他一一取勝,然後步步驚心,步步難關步步過,到最後朝廷極度依賴他,可是他怎麼樣都不願意回到朝廷的重心裡,終其一生只願為明朝政府努力,救了多少老百姓!這些驚天動地的能力,都是他透過練氣和功夫而得來的最精彩的生命境界。

天地立心

 現代人完全不懂得像王陽明那樣的修練與鍛鍊,自我意識太強就很難走進去,因為現代人的傲慢,所以不相信,也看不懂。像古人如王陽明、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和岳飛等,能夠走進氣功、功夫裡去,才會發現真正的生命境界,才看得到人的意義,生命才擁有最大的價值,這時就有辦法去掌控iPhone、iPad而不受它所影響。因為古人所擁有的超絕觀察力,檢測反省力,擬定方法和方向的精準度,掌握時機差異的瞬間,等候適當時機的耐力,執行行動的魄力,和面對問題的能力,都不是現代人能比的,而人又怎能進入樂活恬淡的喜樂愉悅的精神和心靈境界?科技本應為我們所用的,可現在大部分人是為科技所用。(2011.10.26)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