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與大陸青年交流、學習和分享?

陽中有陰

鍾老師:大陸和台灣兩邊的運轉,一個大一個小,一個重量一個重質。大陸目前處於高度開發中,台灣則是進入一種開發完成的狀況,雙方在很多方面其實是可以互補的。大陸目前的硬體建設非常發達,可是軟體部分就比較弱,就很難有更精彩、更高層次的東西產生。就整個中國來說,大陸像人的身體,現在它是身強力壯的時候,台灣則是有心靈,卻沒有身體,所以看不到應有的氣度,因為內部有政治鬥爭、統獨鬥爭,導致問題紛擾不斷,造成許多內耗。

方大方小

 我們常看到一些大型慶典上,大陸領導者講話都比較鏗鏘有力,比較義正詞嚴,也就是在民族主義上來講,那樣的說法有他的力基點。而台灣領導者就比較著重在民生主義上,關心內部的族群平衡問題,和文化創意的相關事物。也因此,大陸人覺得台灣領導者體恤百姓處事細膩,台灣人覺得大陸領導者有宏觀的氣魄。 大陸和台灣因發展方向不同,看法也就相異,台灣人覺得大陸人做事大塊、像個樣,而覺得自己愈走愈小氣。可是在大陸人眼中,台灣愈走愈精緻,有深度,有內涵,不講表面。如果兩個能夠結合在一塊,擷長補短,也就沒這些問題了。

往大處看

 當年老蔣的年代,他心中的秋海棠地圖是比現在大陸的老母雞地圖還大,多了外蒙,現在是縮到很小,不談秋海棠,也不談老母雞,只談台灣,台灣等於中華民國,表面看起來是不錯的,可反過來講,原來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那個格局就愈縮愈小了。我們回頭看老蔣來的時候,整天想「光復大陸」,仔細想想,他那種光復大陸的心其實是大的,也許他做不到,能力也不夠,時不我予,可那個心是大的。當年他把大陸最好的、最重要的東西都搬過來台灣,所有的工業生產、工業設計、人才、教育、文化財、黃金,該帶的他都帶了,也就是日本人沒留在台灣的東西,他都帶過來了。

往深處尋

 大陸目前擁有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和政治實力都愈來愈強大,這和我們有什麼關連?當年老蔣把所有人才帶來,使得台灣的文化水平,思想、創意、文創產業等等,尤其在觀察智慧上都比大陸強,在文化上或教育上可以引領他們,在文創產業上都能引領他們,所以台灣的一些文化人、演藝人員都跑到大陸去,而有一番作為。大陸要學會這些東西,還要一段時間,沒那麼快,台灣都花了將近六十年的時間。

人才典範

 老蔣把五四運動當時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學者都帶了過來,這些人比黃金還重要,比把產業直接帶過來更重要,因為是人才,最尖端的人才,包括胡適等人都來了。 這些人才來了,台灣因此在思想體系上結合了當時全世界中國人最高的心靈深處的東西,那是大陸沒有的。以當時來到台灣的一些人物,不管時間長短都留下極深遠的精神標竿,包括新儒學的那批人,如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張君勵、方東美、杜維明、殷海光等、傅斯年、錢穆、胡蘭成、張愛玲等,他們對台灣人的心靈影響非常大,也就因為有這些人,才有後來的雲門,成為台灣的標竿。雲門的東西源自中國傳統,沒有這些東西,它沒辦法茁壯。

風範難尋

 日本人留給台灣的,除了基本建設,在文化上幾乎是零。我們就看得出來,老蔣把整個中華民國移到台灣之後,我們得到多大、多好的東西,而且他帶來的人才像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尹仲容這些人,他們的人格、態度、風範,他們的做事法則、恆心毅力和胸襟,現在沒幾人能做到。這些人給我們的精神影響是超強的,當時大陸沒有這樣的人才,他們是後來這一二十年慢慢開發之後,才愈來愈多人才,可這些人才當中卻沒有像當年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這一種所謂的種子人才,而且他們是整個中國文化斷層中最重要的一批人。

心靈高處

 大陸因文革搞壞了,我們把好的全拿了過來,大陸內鬥了四十年,我們在那四十年當中不斷的成長。因此我們不管在處理經濟建設、文化各方面,都可以達到較高層次。因為衣食足,興禮樂,所有東西都能融會貫通,裡面的文化人、創意人、電影界各方面就蓬勃發展起來,水平就變得很高。可是現在台灣因統獨問題兩邊爭奪也就愈走愈窄,許多電影變得有禁忌,不能拍。現在國片開始賣座了,但跟之前那一批導演像楊德昌、侯孝賢等還是沒得比,雖然當時叫好不叫座。可電影本來就應該叫好的,叫不叫座就牽涉到老百姓的水平夠不夠。

自信不再

 明明我們有很強項的東西,現在慢慢很多東西都不能碰,再不碰,這些東西就會跑到大陸去了。成龍拍了一部電影叫《辛亥革命》,是港片,可我們中華民國百年國慶竟然不讓它上演,理由是陸片,這種心態把我們原來有的最高文化心靈的東西都埋沒掉了。反過來,大陸本來忌談國民黨和老蔣八年抗戰的,現在心漸大起來,居然大肆舖張的紀念起辛亥革命,當然是有政治意圖的,但不也就讓兩邊更多一點共同語言和善意,漸趨和而不同的境界?

心靈欠缺

 當時從大陸來的那些教授,多少老教授都是一等一的,他們是經過五四年代、八年抗戰所培養出來的真正人才。台灣當時沒有那樣的人才,在日本人的教育底下,只有法律和醫學人才,其他沒有,工科可以,哲學就不行,政治更不行,文學複雜一點的也不行,這樣還有什麼思想和心靈?所以日本戰敗之後,台灣文化界一片空白。台灣當年那些作家,包括連戰的祖父連橫,也因有去過大陸,返台時才寫出《台灣通史》,鍾理和也因到過東北和北京,更豐富了他的作品,因為當時在台灣不能寫,日本人不讓你發表。

心靈寶塔

 五四之後的人才多半都來到台灣,僅有少數如林徽茵、梁思成、冰沁、巴金、沈從文、老舍和魯迅搞文學等人留在大陸,較多鑽研哲理和心靈的人才都來到台灣。因此台灣在文化上的培養,尤以哲學、文學、心靈上的培養,就愈來愈強,愈來愈深,也才會有像余光中、?弦、鄭愁予、白先勇這些人出來。白先勇如果不是經過五四這批老師教導他,可能寫得那麼好的《台北人》嗎?大陸到今天都沒有那麼好的作家出現,因為前四十年搞政治荒廢掉了,最近二十年才拼命力趕,可是文化沒辦法那麼快趕上。

斯文掃地

 台灣的教授原本水平很高的,可是因為教改多元化入學,教授平均水平在逐漸下滑,高水平的教授愈來愈少,我們的優勢慢慢就不見了。政府受制於藍綠相爭,很多東西不方便去栽培。如果是在一個正常的國家,對於好的人才,政府會給予更好的待遇來栽培。可是錢穆當年是從素書樓被趕了出去,我們怎麼如此對待文化人?錢穆至少是五四年代裡有名的國學大師,我們的政策對這些文化人有多少幫助?如果沒有,這些人和精神慢慢就會不見了。

互為因果

 大陸和台灣之間,兩邊可以互補的東西很多,現在台商到大陸去,只要真的努力大部分都能夠成功,因為我們走在前面,帶著他們走,就像康師傅,一下子就起來了。很明顯,我們有他們沒有的東西,所以我們能夠很容易的帶領他們去東南西北跑。或像隨便一個永和豆漿過去,就遍佈大陸大江南北,如果只是在台灣發展,頂多多買兩棟房子,我們就知道大陸對我們的企業發展有多大的好處。

層層上升

 在文化上也一樣,和大陸結合之後,就可以讓文化變得更精緻,層次提得更高。像北京奧運典禮上的精彩表演,張藝謀導的那些演出,或後來的許多大型表演,很多都是台灣人有參與的。我們如果沒有這個水平能力,怎麼可能去參與他們的東西,不可能。因為我們有,而且掌握了特殊的技能,特殊的看法,就可以把他們的東西整合起來,一但表現出來,就會震撼全世界。如果沒有台灣的這些所謂高手過去,他們的東西還是沒有辦法做得那麼好。我們就看得出來那個融合度,在某方面已經結在一塊了。

黃帝子孫

 大陸人也知道他們的不足之處,沒那麼細緻,他們硬體強,我們軟體強,我們的思想縱深高,他們的思想較廣闊,可是收不住。大陸在科技上面的某些層次是很強的,如軍事上或某種特殊的高科技,而我們是應用方面的硬體高科技比他們強,也就是他們有的,我們沒有,我們有的,他們沒有,結合得起來就不得了!可是兩岸三地在還沒有明確的規範之前,很多東西變得不容易整合,民間性的可以,國家性的就不容易。如果合得起來,就像徐克的電影《新蜀山劍俠傳》裡講的,兩岸黃帝子孫,合起來世上無敵。問題是我們的胸襟打得夠開容得下嗎?能的話,兩岸青年便可揖讓而爭,縱橫天下!(2011.10.19)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