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雖說人是萬物之靈,可我們的靈性卻是如此薄弱,比感性、理性還弱,為什麼?
人本禽獸
鍾老師:孟子講「人與禽獸幾希矣」,人與禽獸其實沒有多大差別,唯一分別是,人建立起一點靈性。野獸的行為受內在本能驅動,肚子餓了就會找東西吃,所以弱肉強食。人也一樣,要吃肉才能維生,但不能過度,太多太少都有問題,過猶不及。我們說肉食很殘忍,那是用人的道德觀來看,若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說,維持食物鏈的完整有其必要,即便顯宗學佛的人也有所謂的「三淨肉」可吃。
靈性立命
靈性基本上是不講道德的,它超越道德,展天德,有老子所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般的「殘忍」,人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現實生活中,一些事物對我們來講可能是不公平的,因為沒有人可以爭取到絕對的公平,即使是大富豪或總統,他們的權力比我們多很多,可有些東西卻是比我們少,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覺得,沒有什麼人好讓我們去嫉妒的。公平不重要,重要的是安身立命,安於自己,就像陶淵明,為什麼搬磚頭還能搬得很快樂,因為他深入其中,才有機會看見自己的生命重新點燃,因此能寫出與眾不同的精彩詩文來。
見自本性
蘇東坡也一樣點燃自己的生命,他對新舊兩黨各支持一半,也批評一半,使得兩黨的人都要他走,沒人看他順眼,可他講的卻是最高的道理,最真實的道理,因為他看到了最純粹的東西,也就是靈性的部分。他不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事物,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和真正的大是大非是相吻合的。蘇東坡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老百姓,為了王朝,因為這樣卻妨礙別人利益而給人整來整去。可在被整的過程中,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放棄,只要有位子他都不放棄,他都去做,從最大的官位,到最小的、最爛的、最怪異的,他都做,都不嫌,都盡力,都做到最好,到了仁至義盡,百劫歷盡滄桑不止仍不悔的地步!
靈性淨濾
靈性是怎麼淬練出來的?看蘇東坡的例子就知道。被貶至絕望之地,蘇東坡都不以為意,雖有給地,卻是爛地一塊,連薪水也沒有,雖給官位,人也沒兩個,只好帶著自己的家丁去幫忙開墾,他不但把收成分送百姓,還勤於廚藝發明了個「東坡肉」,給當時吃不起其他肉的窮人家一享口腹,把好東西留給世人。蘇東坡把地方稅制改變,又處理水患、洪患、乾旱,還到邊境把軍隊重新操練成可以打仗的軍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要打仗,也要管財政,全都能做,是個超級全才,也因此招來所有人嫉妒。雖然前後三任皇帝都希望他回去,卻也給逼得沒辦法要回他。三任皇后更是全力支持,仍是不成,最後一任皇后硬是把他弄回去,結果還是給人逼走。
靈明覺性
我們從蘇東坡所寫的詩詞就知道,他充滿靈性,是宋朝最好的人才,可皇帝卻不能用他,那是因為當時在朝的那些人,包括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等都靈性不足。蘇東坡從未對外抱怨過,他去到哪兒,哪兒就開花,海南島從未有過文人考上秀才或進士,他去了之後兩年,就出了一個進士。蘇東坡何以能貶到哪做到哪?因為他有靈性,不在意財、權、名、利,他在意自己的生命能否像孔老夫子所講「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或孟子所說「雖千萬人吾往矣」。當時宋仁宗召見過他,說他是大宋真正的棟樑,一定要用他。可是一堆人反對,連他老師歐陽修都不敢說支持,王安石更是反對,宋仁宗只好派他到邊疆去做縣令,一做就是七年,可這七年之中,他竟然把那荒蕪之地變成了天堂。
我幸我命
反對蘇東坡的人其實並不差,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等都是人才,問題是他們重人性,而少靈性。重人性有個缺點是,不合我道就不會推舉你,司馬光一定找司馬光自己的人,王安石也一樣,雖然王安石很欣賞蘇東坡,可除非蘇東坡改變想法支持新政,否則絕不會找他來給自己添麻煩。蘇東坡並不因此就怨恨這些排擠他的人,他以「得,我幸,不得,我命」的態度來面對,不斷地盡其在我,鞠躬盡瘁,因為這樣,他的生命就產生最高的靈性。反觀我們,無時無地不東挑西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東西,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如此怎麼會快樂呢?
傳兵論劍
蘇東坡的作為就跟練功夫一樣,功夫是最純粹的美,最純粹的生命,因為它是最單純的陰和陽的運轉,從陰陽產生四相、八卦、五行、十二干支,裡面變化精彩燦爛,反轉兩儀回到太極,就見到無極,這是功夫的真相。有形在外的是假相,真相在無形之中,也就是心性,心性裡如果少了靈性,那樣的功夫是死的。司馬遷為何講「非信廉仁勇不得傳兵論劍」,因為他知道功夫和生命是直接相應的,走進功夫的最高殿堂才能體會靈性是怎麼產生的,走不進去,掌握不到裡面的力量,就體會不到那份靈性。
一誠靈明
前一堂課我們講過,練功夫要練到最好,一定要沉,也要誠,要有真心,達到至誠,才能進入光和熱的境界,這也是心靈最強的時候,再把光和熱穿透出去,光照他人。進不到沉、誠、真和至誠裡,因為觸及不到心靈部分,就無法體會天地人的道是怎麼合的。所以莊子講「天地與我齊一,萬物與我並生」,何以是齊一和並生?因為沒有任何分別,也就是沒有任何私心,如此才可能達到最高的生命境界,有最大的控制和最大的功德。
細節吃人
現代文明裡,由於英美的分析哲學著重邏輯、數理分析,致使科技文明、物質文明發達,有所謂「神在細節裡」之說。但由於是從物質層次去化而成,細節裡的神成了操控我心的道具,而不是真正的神,這和古歐陸傳統哲學是不同的。古歐陸傳統哲學講神學、倫理學、解構學、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等,這些東西和文化及人性有所關連,所以他們比較尊重人性。英美分析哲學繼續走下去,雖然可以發展出最高的物質科技,但物質科技越發達時,人性、文化就越會被否定,只要和科技沒有關係的東西都會被否定。儘管它原先的目的是從最細微的科技裡看見人性,可最後無法達成反而給埋沒在裡面,問題在這裡。
小人役於物
物質文明越發達,人的感性就會越強,感性強,靈性就會減弱。iphone為何吸引人?因為它把人的靈魂給吸了去,為它瘋狂的人其實是給奴役,當然他們並不覺得,即便覺得也甘願被奴役,因為太好玩了。這些科技產品的用意原本是好的,可它把人的感性全抓了出來,靈性也沒了,剩下的只有魔性,魔性阻擋在前,我們就很難將自己還原。要用這些三C產品,得像功夫一樣有足夠的控制能力,如孔子所講「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可要建立這個能力,很難!除非走進功夫裡,尋得自在,感受天地,看見星雲,找回靈性,才能跳脫物質文明的種種束縛。(2011.02.09)